傳承本土語言 教育部頒獎有功人士

【台灣醒報記者何怡君綜合報導】「還記得在美濃庄上,有一條淨淨介河壩。」雙眼失明的美濃客家歌手林姿君,用溫暖而清亮的聲音唱出心裡的台灣故土。教育部今天舉行本土語言頒獎典禮,以「長成大樹」象徵本土語言開枝散葉。典禮會場的裝飾也依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分成三語言展區,表達國內各族相互尊重並存的概念。 有感於世界上多種珍貴語言隨時代變遷流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0年訂定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呼籲世界各地關注母語保存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教育部也固定會在母語日前夕頒發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對致力於保存台灣母語人士的努力表達肯定。 「我們爸媽的爸媽所說的話,我們要往下傳給我們的孩子和孫子。」教育部次長吳財順一句話傳達出母語傳承的深刻意義。他也率領客家委員會副主委鍾萬梅,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委林江義,帶領客家、閩南、阿美族的小朋友將各個民族的簡單問候語如「你好嗎」、「吃飽沒」等詞貼上語言樹,象徵母語的傳承。 林江義以台灣原住民母語為例說,目前42支的語言別當中,共有9支瀕臨消失邊緣。教育部為此特別設立輔導小組幫助母語延續。另外台灣因擁有9支南島語系母語,也被譽為「南島語系語言鄉」。 出身美濃客家人的林姿君則指出,先生是閩南人,年幼的孩子在學校要學英文、中文,回家要學客家話、閩南話,格外辛苦。「現在的美濃人也很少回家鄉去。」她無奈的說出現代鄉村人口外移下,少了原鄉環境,讓傳承語言更顯困難。 獲獎的嘉義民族國小校長許忠和,傳統客家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鄭榮興,雲林東河國小教師廖俊龍及光興偶戲團,長期以來也都結合語言與台灣傳統戲曲來推廣母語。 「戲曲能用最快,最精簡的方式,讓語言走到外面去。」許忠和提出戲曲搭配語言的優勢。鄭榮興也表示戲曲能把語言說的非常優美。 典禮中由海山戲館用閩南語呈現歌仔戲表演《三人五目》,他們也巧妙的做了生動有趣的改編。劇中媒婆一角走下台與觀眾互動,炒熱典禮氣氛。 宜蘭金岳國小的小朋友則帶來舞蹈表演,穿上泰雅族傳統服飾,結合織布動作、彩虹布條等泰雅族文化,讓人體會到台灣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的生命力。 完整影音 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28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