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算計的微解封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微解封政策,政治性十足,是個既想顧選票,又想顧肚皮的政策。3級警戒延長是為了把延長的責任推給台北市長柯文哲,用意在打柯。微解封卻讓地方可自行調整,血淋淋的打柯紀錄就在眼前時,哪個反對陣營的縣市長還敢出包,就是下一個柯市長,是把顧不了肚皮的責任甩給地方政府。真是個處處算計的微解封。

解封是趨勢,微解封是過程。解封是解除所有的社區防疫政策,微解封是過度,解除部分防疫政策。社區防疫政策的最高戰略是「增加社交距離」,實際戰術有四大工具:口罩、疫苗或篩查、自然通風、實體隔屏。四大戰術工具都沒有絕對的防護力,在高風險社區解封必須要二個工具並存才能安全,低風險社區只需一項工具就足夠應付。執行時必須是剛性政策,因為台灣不是僅僅要同島一命,根本就是一家人,製造兄弟鬩牆是最糟糕的事。

現在要執行微解封,表示台灣還處於高感染風險區域。任何團體活動都必須具備兩項防疫戰術工具,才得以不受限的自由活動。戶外活動由於有了「自然通風」這項最有利的戰術工具,只需再加一項就能自由,大家當然會選「口罩」。所以戶外活動若能一律戴口罩就成為高風險社區可以自由活動的行動護照。在低風險社區或無風險社區戶外不用戴口罩,這是台灣去年一年執行的政策。

在室內活動,少了自然通風這項最有利戰術,要再具備另外兩項工具才能有效應對。很多團體會優先選用口罩,另項工具可以選用疫苗或篩查。這些如果都沒法執行,只好採用最土但最有效的實體隔屏,例如醫院的隔離病房,這樣就能確保房裡房外的人都能自由活動。學校、考場、投票所只要室內能自然通風,只需口罩就能如期舉行;如果要開空調,就必須梅花座或隔屏。有些團體要求進入前必須有核酸檢驗或疫苗接種證明,如醫院探病、電視台上節目都是很好的範例。

至於餐廳比較麻煩,但也是最須訂開放規範的地方。用餐時必須放棄最有利的口罩工具,所以須有實體隔屏及梅花座兩項增加社交距離的工具,雖然是屬同一類,但仍是餐廳過渡時期開放的不得已作法。如果要求聚集時要3項以上的防疫規範,指揮中心在故意刁難,或別有政治目的。

微解封時對民間團體的過度要求是政府甩鍋給老百姓的最邪惡證據,要達微解封要做最多事的是政府。政府對於處理感染爆發時一定要做到熱區絕對的「關門打狗」,任何一條由熱區溜出來的狗都是讓能正常出遊、正常上課、安心吃飯的團體活動產生群聚感染。

整個感染的源頭其實是政府放狗咬人,不能因此甩鍋民間,或究責百姓承擔。在做微解封時,也必須深切檢討問題的源頭是政府,惠民不是恩典,只是對錯誤政策的一丁點救贖義務而已。更不能拿來當做打擊反對陣營的鬥爭工具。(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