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職場轉換續留台灣1》? 過來人赴海外血淚換高薪

編按:台灣物價不斷上漲,薪水卻數十年未見漲勢,低薪、血汗成為台灣工作的代名詞,不少國人寧願到海外「打工」,甚至搶進外商,不願留在台廠。國外工作真的比較香?過來人說,外商薪水高、風氣自由開明,不時要飛國外、配合外調外調。外商工作、海外打拚的勞工,夢很美,但也有挑戰與困難,文化隔閡、職場霸凌;新年想轉換職場,追夢者,準備好了嗎?

澳洲是全球青年打工、換工作指標。圖/婕妤提供

澳洲素來被視為打工者的度假天堂,不少台灣青年赴澳存台灣第一桶金,但澳洲缺工往往是在農場、屠宰場等,過往也曾傳出被虐、勞資爭議等問題,赴國外會遇到什麼難題?現在正在澳洲肉廠打工的婕妤建議,可以把來國外存錢當成一個目標,但絕不能把打工度假想的非常輕鬆,如果抱持著國外工作比較香、國外工作比較爽的想法,可能會失望,比起在台灣能坐在冷氣房舒適地上班,打工度假卻是辛苦的體力活,其實一點都不輕鬆。

婕妤在肉廠,常常全身是傷,但她把此視為人生養分之一,對她而言,僱主終究是僱主,走到哪裡他們都是要賺錢的,與台灣相比,他們也很現實,究竟台灣與國外哪個比較血汗,她覺得並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婕妤站在拓展視野的角度推薦台灣人來打工度假,來體驗異國生活,以及體驗不一樣的環境,是很好的人生閱歷。

文職換算月入六萬  行情好過在台電子業

而在澳洲擔任飯店活動企劃一職的謝小姐,2021年5月入職至今已有一年多,她表示,即使在澳洲領最低時薪也達澳幣22、23元(1月21日匯率20.77),一週其實也有澳幣六、七百塊,換算成台幣快15000元。以薪資來說,相對台灣真的好很多,加上澳洲三餐外食並不比台灣貴,「你有正常工作你是活得下去的,但台灣就很困難。」謝小姐說,以前曾在台北工作過,任職於比一般行業薪資行情還好的電子業,且沒付房租,她還是覺得生活掙扎。

在澳洲剛畢業的她,稅前包含退休金年薪約澳幣6萬多(約新台幣126.7萬元),換算一個月能領澳幣4000元(約新台幣84.48萬元)左右。除此之外,謝小姐提到,在澳洲,到點下班責任就結束了,不像台灣大多是責任制,澳洲講求工作和休閒必須平衡,也就是說,你不能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工作以外的時間才是你的人生」,這是和台灣差異極大的特點。

不過,挫折與挑戰仍然存在。她說,挫折一定會有,一方面,語言問題,另一方面,生長環境、文化完全不同,這不是英文好就能克服的,畢竟和當地人從小到大接觸的電視劇、音樂娛樂等等完全不同,「你會有點難融入他們」,沒有共同話題,沒有辦法和他們寒暄上幾句。就好像台灣人沒辦法和中國人聊「鄉土劇」一樣,成長背景、經歷不同,如果身處於周遭都是本地人的環境,融入較困難,會感到挫折,甚至最後就會被「邊緣化掉」。

至於職場霸凌,謝小姐坦言,多少一定會有,澳洲人也是人,他們和台灣人一樣「一定會有自己喜歡的(同事)」,但在這裡,被欺負就是要懂得還手,久而久之就不會有人敢如此(對你)。

在國外打工無論是身體受傷或心理折磨,都是一個人去承受。圖/婕妤提供

在外商擔任製程研發工程師的Allen,入職已有三年多的時間,年薪約新台幣180萬元左右,他表示,以他同樣的職務在台商工作,撇除台積電,「有沒有120萬都不知道」,就他所打聽到的,並沒有比外商還要好。一般台商年薪總共保12+2(年終)共14個月,而他所在的外商公司一年發一次獎金10到12個月。

薪水優渥  職場文化優於台灣

不只薪水優渥,Allen指出,外商比台灣佳的最大特點,外商勇於面對錯誤、承認錯誤並解決它,台灣人喜歡欺負自己人,同一件事總先站在自身利益角度去思考,這一點在台商的職場文化中很明顯,而他所在的外商企業,整體風氣較趨向於「問題在哪就解決到哪」,具有勇於面對問題的特質。

第二點是人的組成問題,他說,台商在面試用人可能沒有高度把關,很容易選中不是那麼擅於團隊合作的人才,甚至根本不適合這一行,「但你還是把他面進來了」,這造就台商職場中較易出現溝通不良、小圈圈、無法適應等種種問題。外商看似美好,也須面對無法逃避的現實與挑戰。Allen表示,畢竟是外國公司,必須做好「跑來跑去、調來調去」的心理準備,「你要有一個彈性存在」,但有些人無法保持這種彈性。

挑戰自己  走出台灣是好選擇 

他舉例,假設公司要你下星期去日本出差,既沒見過對方,也不知道名字,但跟對方聊一天隔天就必須和他一起共事,「你要怎麼很快地抓到對方在講什麼,又必須讓對方知道你是有能力的」,這就是難處。有些人在同個地方待久了,換到另一個地方沒辦法適應,即便工作能力再強,也很難短時間讓合作方知曉他是很有能力的。

可見出國或在外商工作有利有弊,但相較於待在台灣,似乎還是「比較香」。謝小姐強調,如果讓她再選一次,依然會選擇到澳洲工作,因為世界真的太大了,台灣真的太小了,以住宿餐飲業來說,「那個商機大到你完全沒有辦法想像」。

但她也強調,家人「很缺你一份薪水的」,必須三思而後行,更不要貸款就為了出國工作,這樣並不划算,畢竟家裡仍存在這一大壓力。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能讓你這樣「說走就走」,她認為,那不需要侷限,可以出來走走。

在外商上班,前路並不輕鬆,但做為職涯選擇的一種,過來人還是推薦可趁年輕嘗試。圖/婕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