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捷運狂賠錢 北捷恐轉盈為虧

全台不少縣市大興土木蓋捷運,但財務、營運卻不如預期,圖為高雄輕軌。(本報資料照片)
全台不少縣市大興土木蓋捷運,但財務、營運卻不如預期,圖為高雄輕軌。(本報資料照片)

全台不少縣市大興土木蓋捷運,但財務、營運卻不如預期,即便每天運量超過200萬人次的台北捷運,平均每年本業都虧13億,須靠副業挹注才能獲利,在新冠肺炎疫情搗亂下,北捷從獲利最高8.3億變成去年僅賺1.5億,其他縣市更赤字連連,如今北捷又因電價上漲成本增加3億,面臨轉盈為虧危機。

盤點全台捷運路網,當前共有10條捷運與2條輕軌正在運作,除台南外其餘5都有捷運,其中新北、台中、高雄更致力發展延伸線和規畫新路線,若加上規畫中的基隆捷運、新竹環線輕軌、台南捷運藍線,8年後全台將有8個城市擁有捷運建設,總路網近20條。

但捷運營運之路艱辛,北捷統計,疫情前2019年運輸本業虧損12.64億,副業補回22.14億,加上台北小巨蛋等維管事業,稅後共獲利8.3億;隔年疫情爆發,本業持續虧損13.97億,業外收入大幅縮水,獲利掉到3.2億,去年更跌至1.5億。北捷內部評估,若加上電費漲價成本,今年恐怕轉盈為虧。

日運量以17.9萬人次居次的高雄捷運,營運第10年才首度由虧轉盈,自2017年起維持近1億的獲利;桃園機場捷運則以最高7.6萬運量排名第3,疫情前盈餘約2、3億。但兩家捷運因疫情連2年虧損,桃捷去年更慘賠9.28億。

去年甫開張的台中捷運一上路就虧損6.02億,日運量也僅2.6萬人次;新北捷運則以1.9萬人次運量敬陪末座,還吃上2.9億虧損,捷運建設淪賠錢貨,若虧損超過資本額,地方政府只能自掏腰包。

陽明交大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退休副教授黃台生認為,1座城市是否需要蓋輕軌或捷運,應考慮人口規模大小、人口是否出現外移現象,以及居民對於交通問題的容忍程度,每座縣市狀況不同,並非所有縣市都需要有捷運。

更多相關新聞
捷運成選舉大餅 藍綠攻防不斷
北捷椅背貼廣告 挨批想錢想瘋了
電費年增3億 柯文哲:北捷不漲價
蔡其昌批台中捷運延宕 意外甩鍋前交通部長林佳龍
淡海輕軌營運不如預期 侯友宜:較108年成長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