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後新冠併發症折磨康復者 對抗染疫後遺症缺官方指引

有些新冠感染者至今仍有後遺症,無法恢復正常生活。圖為一名採檢陽性民眾搭上防疫公車準備隔離,連忙打電話通知親友。
有些新冠感染者至今仍有後遺症,無法恢復正常生活。圖為一名採檢陽性民眾搭上防疫公車準備隔離,連忙打電話通知親友。

疫情爆發1年半以來,台灣逾1萬5千人染疫,確診者康復、出院後,出現程度不一的「後新冠併發症」(post-COVID-19 syndrome)或「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本刊採訪3名不同年齡層、職業的確診者,他們在發病4週後仍出現程度不一的後遺症,還有人一講話就會喘、無法久站,只好被迫離職。相較於英、美政府已投入資源因應新冠後遺症,台灣目前尚無官方指引,但台大、北醫及北榮等大型教學醫院已著手籌設「後新冠特別門診」,將整合復健、感染、胸腔等不同科別聯合看診,協助染疫民眾恢復正常生活。

「後遺症比當初發病還可怕,此時才真正感受到我已經不是原本健康的人了!」30多歲的小雁(化名),原本在北部擔任議員服務處主任,今年5月底確診,輕症的她在解除隔離返家後,卻出現當初發病沒有的症狀,一連串的身心狀況迫使她辭掉工作,回南部休養。

小雁的狀況不是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台灣至今有超過一萬5千多名確診者,而康復後回到社區、職場,都能一如往昔正常生活嗎?本刊採訪曾染疫的前議員助理、駐印度副代表,以及一家3口都確診的7旬婦人,這些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的染疫者,現身吐露康復階段的後遺症心聲。

不少染疫者解除隔離返家後仍需持續復健。圖為北醫復健治療師正幫染疫患者進行床邊復健治療。(醫師林昀毅提供)
不少染疫者解除隔離返家後仍需持續復健。圖為北醫復健治療師正幫染疫患者進行床邊復健治療。(醫師林昀毅提供)

會喘易累 無奈辭職休養

「我只要開口講話超過10分鐘就會覺得很喘!」7月初離職的小雁接受本刊電話採訪時,通話僅約10分鐘就開始喘,記者必須透過社群軟體,以文字問答方式才能完成採訪。小雁說,她在5月17日發病,5月24日確診,當初症狀類似感冒,都很輕微,只微微發燒、喉嚨痛,短暫幾天流鼻水較嚴重,因輕症被安排住進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5月30日解除隔離,「症狀都只有輕微的流鼻水,沒想到之後反而出現令我意外的後遺症。」

小雁擔任議員服務處主任期間確診,沒想到解除隔離返家卻出現易喘等後遺症,身心狀況欠佳,讓她不得不離職休養。(小雁提供)
小雁擔任議員服務處主任期間確診,沒想到解除隔離返家卻出現易喘等後遺症,身心狀況欠佳,讓她不得不離職休養。(小雁提供)

染疫近2個月,小雁發現自己有易喘、心跳快及疲倦等後遺症,「6月中回服務處上班,以往步行5分鐘的距離,現在卻走不過去,要麻煩同事載我。」6月初,她開始容易喘、常感覺吸氣吸不滿,站5分鐘就不太舒服,須平躺或趴著才較舒緩,甚至一開口說話就覺得累,持續10分鐘以上還會講不下去,最後索性不接電話,請親友改傳訊息溝通;此外,她用血氧機監測身體狀況,有次光是站著,心跳就飆升到130下,須躺下才回到80下左右。

小雁疫後至今仍無法久站,心跳曾一度飆升到每分鐘130下左右。(小雁提供)
小雁疫後至今仍無法久站,心跳曾一度飆升到每分鐘130下左右。(小雁提供)

小雁更一度面臨歧視的眼光。她無奈地說,剛確診時,有民眾對著服務處的同事大罵她是垃圾,甚至租屋處鄰居也一度恐慌,讓她產生不少心理壓力;隔離結束後,她嘗試返回工作崗位,但短暫上班2天,就因身心狀況,讓她不得不離職回南部休養,「我還想不出該何去何從,只能先想辦法養身體!」她盼望政府能盡快建立康復者的相關指引,別讓他們無所適從。

台灣防疫重點仍聚焦在圍堵疫情,應借鏡英美,建立相關指引,協助染疫者重建身心、恢復正常生活。
台灣防疫重點仍聚焦在圍堵疫情,應借鏡英美,建立相關指引,協助染疫者重建身心、恢復正常生活。

食慾喪失 強迫補充營養

今年4月底染疫返台就醫的駐印度代表處副代表陳牧民,接受本刊採訪時則說,染疫讓他一度暴瘦5公斤,剛出院時爬坡或走比較長的路都會喘,但最大差別是肌力明顯喪失。

駐印度副代表陳牧民染疫後決定返台治療,一抵國門就全副武裝被載至醫院,康復出院後仍感到體力明顯變差。(陳牧民提供)
駐印度副代表陳牧民染疫後決定返台治療,一抵國門就全副武裝被載至醫院,康復出院後仍感到體力明顯變差。(陳牧民提供)

51歲的陳牧民去年6月派駐印度代表處,今年3月印度疫情大爆發,他4月中打過疫苗,但同月28日卻開始打噴嚏、流鼻水、頭腦昏沉,之後更持續發燒,並漸漸出現食慾不佳、喉嚨痛、吞嚥困難、嗅味覺喪失、腹瀉等症狀,5月4日確診,經印度醫師斷層掃描顯示,肺部竟52%有浸潤現象,血液檢驗也顯示身體發炎指數很高。

印度疫情自3月下旬大爆發,醫院一床難求。圖為印度醫師正在替獨居長者採檢。(達志影像)
印度疫情自3月下旬大爆發,醫院一床難求。圖為印度醫師正在替獨居長者採檢。(達志影像)

「當初稍微動一下就喘不過氣,感覺很恐怖!」陳牧民回憶,染疫期間吸氣吸一半就吸不上去,血氧值為93,他緊急聯絡當地醫院,得知必須住院才能使用氧氣機,但當時印度疫情大爆發月餘,病床難求,最後在台灣家人的協助下,借了一部氧氣壓縮機送到住處應急,獨自在印度家中對抗病毒10天後,決定5月8日返台就醫。

抵台後,陳牧民住院治療2週,出院後自主健康管理3週,但走路、上樓梯都很吃力、會喘,也容易疲倦,體力比以前差很多,醫師囑咐他在家復健,並做呼吸練習,透過長距離散步增加肺活量,目前已好轉不少,準備返印度工作,但他坦言,過去常長泳、騎單車的他,康復後仍感到肌力、體力明顯變差。

陳牧民說,染疫後常感到食慾不振,甚至整天提不起勁,必須強迫自己補充營養,才能保持體力,為此,他建議只要一有症狀,就要跟醫師反映,醫院開的藥也要定期服用,出院後更要持續追蹤,他至今仍常量體溫與檢測血氧值,監測身體狀況。

疫情期間,篩檢、三級警戒等一連串防疫措施,已漸漸改變民眾的生活型態。
疫情期間,篩檢、三級警戒等一連串防疫措施,已漸漸改變民眾的生活型態。

康復階段 不知要掛哪科

家住北市文山區,一屋3口皆染疫的7旬婦人阿珠(化名),除了後遺症之外,還得面臨先生染疫往生的創傷。

「先生雖有高血壓,但都控制得很好,沒想到(染疫)救了22天還是走了,我很不能接受,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想哭!」5月19日阿珠的先生確診,接著同住的大兒子與她也在半個月內相繼確診。

阿珠接受本刊採訪時回憶,先生確診3天後,大兒子先發燒、出現症狀,她一直打電話卻都叫不到救護車,6月1日她也發高燒39度,連燒3天,本來要送防疫旅館,「但我全身發燙,如果去住防疫旅館會死在裡面!」在她堅持下,6月4日才安排住進醫院。

不少民眾因疫情產生焦慮,醫師建議要把防疫當成生活新常態,別預期解封就能恢復正常生活。
不少民眾因疫情產生焦慮,醫師建議要把防疫當成生活新常態,別預期解封就能恢復正常生活。

在醫院連住15天,阿珠除了發高燒、沒胃口,血氧值也低,經治療後,6月19日出院,但至今動不動就會覺得累,也容易喘,現在只能按照醫囑定期服藥,希望症狀能夠逐漸改善。

同樣有助理確診的北市議員林亮君建議,並非重症才會有後遺症,目前民眾除了打1922尋求協助外,包括心理諮詢、復健、呼吸治療等相關醫療資源都未整合,連要看哪一科門診常不知所措,政府應整合相關資源提供協助。

國際普遍將染疫後產生的後遺症,稱為後新冠併發症或新冠長期症狀,但定義不一,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定義為發病後持續四週以上仍出現症狀,英國衛生署(NHS)認定為症狀持續出現超過12週,WHO則指出,約1/4染疫者有持續至少一個月的症狀,約1/10持續12週以上。綜合WHO及英美資料,後遺症包括疲倦、腦霧(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呼吸困難或急促、胸痛或胸悶、心悸、嗅味覺喪失、頭暈等。

可仿英美 頒布官方指引

美國組織FAIR Health追蹤約200萬名染疫者的醫療保險記錄發現,近1/4在感染後30天仍尋求治療。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6月針對50萬人的研究指出,37.7%染疫者持續12週以上出現至少一種後新冠症狀,14.8%出現3種以上症狀,其中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年齡愈大、比例愈高,另肥胖、吸菸者、染疫曾住院、收入較差者,有症狀比例也較高。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發現,確診半年後約二成仍有疲勞、倦怠、呼吸困難、難入眠、掉髮等後遺症。

因應後新冠併發症,英、美皆已頒布官方指引,供染疫者及醫療單位參考。
因應後新冠併發症,英、美皆已頒布官方指引,供染疫者及醫療單位參考。
因應後新冠併發症,英、美皆已頒布官方指引,供染疫者及醫療單位參考。
因應後新冠併發症,英、美皆已頒布官方指引,供染疫者及醫療單位參考。

為對抗後新冠併發症,美、英2國都已頒布官方指引,並設立多處「後新冠診所」(Post COVID clinics),整合醫師、護理師、治療師等,協助染疫者康復,其中英國衛生署已頒布5大計畫,去年撥1千萬英鎊(約新台幣3.8億元)建立後新冠護理服務,今年3月再編2,400萬英鎊補助後新冠診所,至明年預計投入1億英鎊,另推出「Your COVID Recovery」官網,針對各種後遺症一一提出建議及解方,並提供線上諮詢及專線等求助資訊。

為協助染疫者康復,不少國家設有「後新冠診所」。圖為設立後新冠診所的美國加大戴維斯分校健康中心人員,正指導染疫者復健。(翻攝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健康中心YouTube頻道)
為協助染疫者康復,不少國家設有「後新冠診所」。圖為設立後新冠診所的美國加大戴維斯分校健康中心人員,正指導染疫者復健。(翻攝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健康中心YouTube頻道)
因應染疫後遺症,英國衛生署推出官方影片介紹「後新冠長期症狀」,一名男子現身影片,直指染疫後出現胸痛後遺症,「就像被火車撞過一樣」。(翻攝英國衛生署YouTube頻道)
因應染疫後遺症,英國衛生署推出官方影片介紹「後新冠長期症狀」,一名男子現身影片,直指染疫後出現胸痛後遺症,「就像被火車撞過一樣」。(翻攝英國衛生署YouTube頻道)

相較之下,台灣尚無新冠後遺症的任何官方統計數據或指引,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仍以控制疫情為主,但確診者的預後或康復狀況的確很重要,將召集專家討論是否建立相關指引以提供協助。

疫情下,如何恢復社會正常運作成為各國政府難題。英國近日登場的溫布頓網球賽,入場須持篩檢陰性或疫苗接種證明,但許多在草皮觀看球賽的民眾都未戴口罩。(達志影像)
疫情下,如何恢復社會正常運作成為各國政府難題。英國近日登場的溫布頓網球賽,入場須持篩檢陰性或疫苗接種證明,但許多在草皮觀看球賽的民眾都未戴口罩。(達志影像)

北醫台大 開設特別門診

民間部分,已有醫院率先規劃闢設新冠特別門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正在籌設「新冠整合照護門診」,該院負責籌劃的復健科醫師林昀毅接受本刊採訪表示,將結合復健、感染、胸腔等不同科別的醫師及治療師、心理師聯合看診,並闢建新冠患者復健的專屬空間,讓他們免去「不知道要掛哪一科」的困境。

北醫正籌設「新冠整合照護診所」,將跨科別聯合看診,另增闢新冠患者的獨立復健空間(如下圖右),預計本週啟用。(醫師林昀毅提供)
北醫正籌設「新冠整合照護診所」,將跨科別聯合看診,另增闢新冠患者的獨立復健空間(如下圖右),預計本週啟用。(醫師林昀毅提供)
北醫正籌設「新冠整合照護診所」,將跨科別聯合看診,另增闢新冠患者的獨立復健空間(如下圖右),預計本週啟用。(醫師林昀毅提供)
北醫正籌設「新冠整合照護診所」,將跨科別聯合看診,另增闢新冠患者的獨立復健空間(如下圖右),預計本週啟用。(醫師林昀毅提供)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則表示,現階段已針對院內感染的康復者,由副院長高淑芬成立專門小組,主動追蹤康復者的身心狀況,尤其職場上的非理性對待,未來會擴大服務範圍成立特別門診;台北榮總醫院副院長陳威明也表示,將在醫院設一個專區,成立後疫情特別門診。

林昀毅說,新冠患者常見的後遺症一是咳嗽,二是心肺耐力變差,走路、活動變得很容易喘,三是容易覺得累跟疲倦。他舉例,一名40多歲的警衛確診後,即便年輕、恢復狀況好,卻出現無法久站等後遺症,但警衛需要長時間行走、巡邏,工作因此大受影響。

新冠患者解除隔離出院後,在家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北醫遠距醫療中心以視訊方式替患者看診,並指導居家運動復健。(醫師林昀毅提供)
新冠患者解除隔離出院後,在家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北醫遠距醫療中心以視訊方式替患者看診,並指導居家運動復健。(醫師林昀毅提供)

林昀毅表示,心肺後遺症多數可透過呼吸訓練,或胸腔復健加以改善,例如無力咳嗽或咳痰,復健門診會一對一教導如何省力呼吸,可將手或枕頭放在腹部施壓,藉由增加腹部壓力來咳嗽;至於疲倦、手腳無力,須靠持續的肌耐力訓練或有氧運動、重量訓練等來改善。

重建生活 政府責無旁貸

台灣急診醫學會感染防治委員會副主委、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則表示,台灣確診個案不像國外那麼多,且輕症居多,目前的確發現染疫後會出現味覺、嗅覺喪失等後遺症,但經治療都會慢慢恢復;另參考國外經驗,台灣目前治療新冠患者都及早介入,肺部纖維化的案例不多,至今雖未出現太嚴重的後遺症案例,但居家隔離或檢疫仍會造成不少的心理壓力,建議民眾要把防疫當成生活新常態,做好心理調適,不要預期解封就能有正常生活。

去年疫情相對平緩的台灣,至今重心仍在圍堵疫情,政府如何協助染疫者重建生活,建立相關照護指引,已成為後新冠時期刻不容緩的課題。


更多鏡週刊報導
【全文】投資聯亞藥告捷 王瑞瑜生技布局大爆發
【全文】社區群聚、變種病毒、疫苗施打 拚疫情降級3關鍵
【全文】搶莫德納授權發展mRNA技術 國衛院擴廠建萬坪疫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