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軍用需求爆炸性成長 台廠力挖無人機第一桶金

無人機已改寫現代戰爭的面貌,在各國紛紛擴大使用無人機的狀況下,軍用需求將爆炸性成長。(翻攝美國國防部官網)
無人機已改寫現代戰爭的面貌,在各國紛紛擴大使用無人機的狀況下,軍用需求將爆炸性成長。(翻攝美國國防部官網)

烏俄戰爭開打,讓無人機攻擊不再只是電影情節。令各界嘖嘖稱奇的是,與俄軍兵力相差懸殊的烏克蘭,靠著善用無人機,居然頑強撐住。有鑑於此,俄國有樣學樣導入大疆商用無人機,強化戰場優勢,此舉也讓軍用與商用無人機界線愈趨模糊。

本刊調查,隨著烏俄戰爭與台海危機升溫,加速台灣政府積極推動無人機自主化,而原本著重商用無人機的經緯航太、雷虎科技與智飛科技,紛紛轉型朝軍用無人機邁進,助政府一臂之力。

黑夜中,一聲轟隆巨響後,遠方頓時竄出火花與濃煙。時間倒回幾分鐘前,一台烏克蘭的無人機黑夜中悄悄盤旋在俄軍戰車上,接著一氣呵成完成鎖定、瞄準、投彈,短短5秒俄軍戰車就被炸成火球。在未失一兵一卒下,烏克蘭用無人機殲滅俄軍戰車,點亮希望之光。

烏俄戰爭中,無人機被廣泛地使用於偵察、攻擊,造就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前景一片光明。圖為烏克蘭無人機將俄軍戰車炸成火球。(翻攝twitter)
烏俄戰爭中,無人機被廣泛地使用於偵察、攻擊,造就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前景一片光明。圖為烏克蘭無人機將俄軍戰車炸成火球。(翻攝twitter)

 

助烏頑抗 成弱國新戰力

因無人機助拳及歐美提供先進武器,烏俄開戰6個多月來,戰況持續膠著。為了打破僵局,俄軍也開始動用無人機進行偵察、攻擊,令人驚訝的是,俄軍使用的無人機出自全球民用無人機龍頭中國大疆。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8月12日官方微博發文(該文已刪除),引述俄軍前參謀總長巴魯耶夫斯基說法,盛讚大疆Mavic四旋翼無人機已成為現代戰爭的真正象徵。

專家指出,大疆無人機運用到軍事領域,意味著軍用與商用無人機的界線將愈趨模糊,這也給予台灣無人機業者經緯航太、雷虎科技、智飛科技大展拳腳的機會。

台海危機刺激政府積極推動無人機自主化,促使民間業者紛紛朝軍用無人機領域邁進。
台海危機刺激政府積極推動無人機自主化,促使民間業者紛紛朝軍用無人機領域邁進。

 

「烏俄戰爭帶來新啟示,縱使雙方兵力懸殊,但若能善用無人載具,仍可改寫現代戰爭的面貌。」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一針見血地說。

羅正方向本刊表示,現代科技讓無人機化身為空中之眼,進行戰況直播,並透過雷達、AI(人工智慧)技術掌控敵方座標,軍隊在不用很靠近的狀況下,就能從後方以大砲精準射擊。而同時具備偵察、打擊功能的無人機,可直接攻擊目標,或採用自殺型攻擊摧毀敵方陣營等,這些都是在烏俄戰爭中被廣泛使用的戰術。

攻擊載具 列台軍備預算

「對軍力弱小的國家而言,若戰機數量明顯跟敵對國家不對稱,就必須藉由大量無人機來補足戰力缺口,尤其是在兵源短缺的情況下。」羅正方寓意深遠地表示。

烏俄戰爭爆發後,兩岸危機逐漸升溫,羅正方透露,政府為強化台灣海空戰力,計畫編列近2,400億元國造軍備特別預算,其中120億元將用於發展無人攻擊載具。

中國大疆商用無人機出現在烏俄戰場,讓軍用與民用無人機的界線逐漸模糊。(翻攝大疆臉書)
中國大疆商用無人機出現在烏俄戰場,讓軍用與民用無人機的界線逐漸模糊。(翻攝大疆臉書)

 

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報告,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2021年產值約116億美元(約新台幣3,480億元),預計2031年將成長到343.4億美元(約新台幣1.03兆元),年複合成長率約11.7%。

曾任職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漢翔科技的羅正方,多年前就嗅到軍用無人機市場商機。他向本刊爆料,越戰時期,美軍就曾使用無人機進行偵察,只是當時並不知道無人機的厲害。時至今日,美國的戰鬥機周遭都以多台無人機做保護,未來甚至連戰鬥機都將無人化!

 

經緯航太 最快明年量產

正因如此,經緯航太發展初期,就與台灣主要負責製造軍用無人機的中科院緊密合作。羅正方表示,中科院的首架國產(一代)銳鳶無人機,部分保養維修由經緯航太承接;第二代銳鳶無人機則由中科院承擔設計與整體系統整合工作,再交由經緯航太製造、組裝,預期今年底完成試量產與測試驗證,最快明年開始量產。

經緯航太因與軍方緊密合作,在軍用無人機維修、維護與製造均頗有斬獲。對此,羅正方難掩興奮地說:「軍用無人機相關的營收,已連續三年突破經緯航太總營收的一半。」

看準無人機能在不對稱戰爭中發揮戰力,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多年前就帶領公司投入軍用無人機。
看準無人機能在不對稱戰爭中發揮戰力,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多年前就帶領公司投入軍用無人機。

 

商用與軍用無人機看似一字之差,但技術難度與產品價格天差地遠。羅正方分析,一般消費級與商用無人機,價差約5至10倍,但軍用無人機價格3級跳,高出30至40倍。這些價格體現在裝置內的材料、大小零件,可靠度、防水性、抗輻射與通訊上的安全保障等,無論哪個環節設計都要嚴格把關。

羅正方點出,先前美國預計出售4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系統,要價高達217億元(實際成交168.8億元),換言之,一台要50多億元,十分昂貴。政府若能加快、加大量產國產軍用無人機,透過規模經濟勢必能讓製造成本更加精省,除可強化台灣國防,也能協助台廠進軍國際市場。

 

雷虎科技 商用斜槓軍用

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在今年股東會也宣示,將以雷虎既有的無人機技術,結合國內相關軍用設備廠商,全力投入軍用無人機的開發,初期將鎖定偵察、防衛型等軍用無人機。

陳冠如向本刊表示,雷虎憑藉多年商用無人機製造經驗,已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現在只差軍方單位提出需求、共同制定目標。事實上,政府在嘉義縣組建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亞創中心),為的就是要集結國內相關業者、國研單位等,提供研發和測試場域,讓雙方能就近討論、提出需求,帶動民間業者投入軍用無人機發展。

雷虎董事長陳冠如在今年股東會上宣布,將投入軍用無人機,並鎖定偵察、防衛型應用。
雷虎董事長陳冠如在今年股東會上宣布,將投入軍用無人機,並鎖定偵察、防衛型應用。

 

看準戰亂時資訊流通的重要性,雷虎將發展重心鎖定「通訊用無人機」,3年前就和中華電信合作打造空中基地台。陳冠如興奮地說,想像一下,未來在沒有網路的地方,只要無人機升空,就能自行串聯成一個Intranet(內部網路),提供當地網路服務,甚至能結合衛星通訊Starlink網路,連線全球。

工研院機械所所長饒達仁分析,雷虎主要生產旋翼型無人機,未來在通訊無人機發展上,可搭配群飛技術收發訊號,傳送數據、圖資等,讓訊號延展到更廣的範圍。

擁有土耳其政府大力支持,拜卡的TB-2無人機在烏俄戰爭中一戰成名,各國訂單蜂擁而至。(翻攝愛爾多安臉書)
擁有土耳其政府大力支持,拜卡的TB-2無人機在烏俄戰爭中一戰成名,各國訂單蜂擁而至。(翻攝愛爾多安臉書)

 

陳冠如說,為補足雷虎群飛的技術缺口,去年11月宣布入股台灣希望創新30%股權,藉此優化空中基地台的布局。台灣希望創新是一家提供群飛技術的業者,澎湖花火節、佛光山燈節等無人機表演秀,皆出自他們之手。

據了解,雷虎的空中基地台已能透過群飛控制布局中繼網路延伸,目前能實現6至10台無人機群飛控制。陳冠如指出,用電池飛行的無人機,會有飛行時間的限制,假若能一對多控制,就能在飛行期間不斷替換,以維持一定數量,透過群飛技術維持通訊品質。

智飛科技 攻大型無人機

同樣聚焦偵察型無人機發展的智飛科技,則以垂直起降定翼型無人機為重點,提供航拍、偵察型應用,將敵人座標、影像清楚傳到地面站。董事長黃重生透露,有鑑於美軍2009年啟動未來戰術型無人機系統計畫,4家勝出的投標業者全數採用垂直起降定翼型無人機,因此智飛將大量研發軍用無人機資源投注於此。

政府為了強化海空戰力,宣布投入120億元預算於無人攻擊載具,帶動國內無人機產業發展。
政府為了強化海空戰力,宣布投入120億元預算於無人攻擊載具,帶動國內無人機產業發展。

 

黃重生透露,目前該公司軍用垂直起降定翼型無人機已出口海外,不過受限於保密規定,不方便透露出售地點。持平而論,台灣軍用無人機市場才剛起步,內需市場還很小,海外出口也很少,未來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塊市場必定會起飛,成為台廠發展的溫床。

展望未來,黃重生表示,智飛將朝大型無人機持續深耕研發,並向民航局申請特級檢驗,打造25至30幾公斤的無人機,等30公斤無人機做到一定程度,將朝90至100公斤邁進,目標打造偵察、打擊合一的軍用無人機。

智飛科技董事長黃重生表示,該公司的軍用無人機布局借鏡美國、以色列等國,主力研發垂直起降定翼無人機技術。
智飛科技董事長黃重生表示,該公司的軍用無人機布局借鏡美國、以色列等國,主力研發垂直起降定翼無人機技術。

 

攜產業鏈 覓獲利點鑄金

「台灣無人機產業能否朝規模化發展,取決於是否朝軍民通用與平戰轉換來作整體布局思考。」羅正方提出他的觀察並進一步指出,本次在烏俄大戰中,為烏克蘭創下戰功的TB-2(旗手)無人機,是由土耳其拜卡公司研製,本來土耳其軍方並不看好拜卡公司,但因政府高層大力支持,才得以生產軍用無人機並獲出口許可,努力短短5年,即成烏克蘭無人機的重要供應商,各國訂單更是蜂擁而來、供不應求。

羅正方自信地說,無人機搭載的高階晶片多由台積電操刀,不僅如此,無人機系統模組、精密材料的製造,台灣也不成問題。相比於土耳其,台灣擁有更完整的無人機產業鏈,因此在無人機的未來發展上,潛力備受看好。

 

不過,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揚不諱言地指出,現今台廠無人機品牌與產業應用還是雷聲大雨點小,主因是廠商尚未找出「獲利點」,無論在軍工、農業、物流或安防等領域,仍處於發展階段。

話鋒一轉,張揚說面對眼前的困境,台廠也不必妄自菲薄,畢竟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高科技產業鏈,若能了解不同應用市場的需求,找到著力點,便能贏得無人機的第一桶金。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全文】早覺醫療爆千億商機 電子台廠搶當AI健康算命師
【全文】科技3巨頭開啟無密碼潮流 金融業引爆身分辨識大商機
【全文】全球首枚3D列印火箭將升空 台廠先蹲後跳搶30兆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