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如果開戰,自衛隊有辦法順利撤僑嗎?產經:「台灣有事」的日本撤僑規模,恐怕遠比「朝鮮半島有事」更大!

美軍目前正在阿富汗積極撤僑,也設法在月底之前將曾協助美國的阿富汗人一同撤離。雖然僑居阿富汗的日本公民數量不多,但自衛隊該如何撤僑也成為日媒熱議話題。與阿富汗相較,「朝鮮半島有事」向來被認為是最可能發生大規模撤僑的原因,不過《產經新聞》22日指出,一旦中國對台灣用兵,日本恐怕連宮古、八重山等鄰近台灣島嶼都要一併清空,屆時自衛隊恐需撤走十多萬人,規模更甚「朝鮮有事」。

滯留在阿富汗境內的日本公民主要以日本大使館的外交官,以及JICA國際協力機構在當地進行開發援助的工作人員為主。據日媒報導,日本駐阿富汗大使館已有12人搭乘盟國軍機後撤杜拜,阿國使館已從15日起閉館,改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設立臨時事務所。但JICA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仍有數十人尚未撤出,加上為日本使館與JICA工作的阿富汗公民及其家屬,還在等待日本政府協助撤離者,仍有數百人之多。

美軍陸戰隊員8月21日正在喀布爾機場協助疏散人群。(美聯社)
美軍陸戰隊員8月21日正在喀布爾機場協助疏散人群。(美聯社)

美軍陸戰隊員8月21日正在喀布爾機場協助疏散人群。(美聯社)

由於派遣軍機執行撤僑任務通常需要當地政府同意,以免引發國際爭端。但阿富汗政府在總統賈尼逃亡後,目前僅剩潘傑希爾省一地仍奉「阿富汗伊斯蘭」為正朔,第一副總統薩利赫甚至宣布接任「代理總統」。但潘傑希爾目前仍遭到神學士武裝包圍,進佔喀布爾的神學士雖已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但又遲遲未能成立政府組織,這讓日本陷入不知要找誰聯絡的困境。

不過神學士已經警告美國,8月31日的撤軍期限不可再延,否則後果自負,阿富汗的撤離作業也因此更為緊迫。面對人命關天的緊急事態,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23日首次明確表態:「各國都動用軍機撤僑,自衛隊當然有責任撤離還在阿富汗的本國公民與當地職員。」防衛省23日也發表聲明,表示防衛大臣已經下令自衛隊協助撤僑,航空自衛隊最快將在當天傍晚派出運輸機前往阿富汗。

目前還在喀布爾的幾百人需要撤離,已讓日本政府斟酌再三。如果是數萬人需要撤離,那又會是什麼景況?

日本自衛隊的撤僑演練。(統合幕僚監部推特)
日本自衛隊的撤僑演練。(統合幕僚監部推特)

日本自衛隊的撤僑演練。(統合幕僚監部推特)

日本媒體過去曾對「朝鮮半島有事」的撤僑情境多所探討,一般認為如果北韓入侵南韓,僑居當地的日本公民恐有8萬之眾需要撤離。《富比世》曾經指出,日本政府其實從三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但南韓方面一直不同意自衛隊入境,又不願跟日方討論此事,一旦朝鮮半島陷入(或可能陷入)戰火,非但自衛隊難以執行撤僑,連日本公民能否進入首爾市內的避難所都成問題。

《富比世》指出,日本對於南韓撤僑的對策,只能倚靠民間包機船隻執行。即便美日關係友好,由於美國在南韓需要撤離的對象超過20萬人,在優先保護本國公民的準則下,日本公民勢必被排在次等順位,甚至根本來不及搭上撤離機艦。在戰事爆發的危急時刻,實在沒有辦法等待美軍伸出援手。

日本自衛隊的撤僑演練。(統合幕僚監部推特)
日本自衛隊的撤僑演練。(統合幕僚監部推特)

日本自衛隊的撤僑演練。(統合幕僚監部推特)

福山大學的東亞專家松浦正伸教授曾尖銳地指出,在歷史問題未能解決的情況下,日韓只能算是透過共同盟邦美國結成的「準同盟關係」。當中國崛起後,日韓的經貿關係快速下降,南韓跟中國的關係卻是突飛猛進。中國與南韓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甚至超越美韓關係,因為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南韓最大貿易夥伴。南韓發展對華經濟合作的重要性大增,日韓也日益失去了妥善解決歷史問題的動機。

不過「朝鮮有事」真的是自衛隊最大的撤僑難題嗎?

《產經新聞》22日指出,隨著台海緊張情勢不斷升級,日本該如何保護在台僑民已成當務之急。在台灣的日本僑民人數雖然不如南韓(外務省2020年10月發表資料,日本在台僑民共24552人,在韓僑民則為4萬500人),日台關係又遠比韓日關係融洽,派遣自衛隊機艦赴台撤僑,問題應該不大。不過《產經》也指出,台灣的情勢與朝鮮半島相比相去甚遠,因此撤僑的挑戰也跟「朝鮮半島」有事完全不同。

首先是撤離人數不同。《產經》認為,雖然日本在台僑民比南韓少了1.6萬人左右。但倘若「台灣有事」,需要後撤的人員遠遠不止在台僑民,更包括先島諸島的日本民眾。因為作為日本最西端領土的與那國島,與台灣本島僅有110公里的距離。如果台灣陷入戰爭,包括與那國島在內的先島諸島(諸如宮古諸島、八重山諸島)可能都會被捲入戰火,曾擔任安倍政府國家安全保障局次長的兼原信克也據此認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屆時日本政府勢必下令自衛隊「保衛國民」,屆時先島諸島的10萬民眾就必須後撤到沖繩與九州。如果再加上台灣本島的2.5萬僑民,撤離規模將遠超過「朝鮮半島有事」。

此外,在台撤僑的困難點並非台灣政府反對自衛隊入境,而是在日本僑民人數最多的台北市,僅有一座松山機場可供撤僑。由於松山機場是軍民共用,若台海情勢惡化,作為最靠近總統府與國防部的軍用機場,屆時僅有一條跑道的松山機場是否還能容許外國部隊使用,不無疑義。台灣北部雖然還有桃園機場與台北港、基隆港可供運用,但日本僑民要如何在戰爭情況下前往這些地點,加上基隆港也是軍民共用,都成為撤僑的實際難題。

《產經》指出,由於日本僑民主要聚集在台灣北部,但兩岸一旦交戰,此地勢必成為防衛作戰的核心區域。自衛隊即便獲准進入上述機場港口,屆時在台灣境內恐怕也難以自由行動,如果戰事加劇,僑民也只能退避到台灣各地的避難所,自衛隊要如何接出等待撤離的對象,在戰火之下將更為困難。加上日台並沒有外交關係,日本防衛省與台灣的國防部之間無法事先協調撤僑細節。

日本南西諸島位置圖(紅框範圍內)。(Kugel@Wikipedia/CC BY-SA 3.0)
日本南西諸島位置圖(紅框範圍內)。(Kugel@Wikipedia/CC BY-SA 3.0)

日本南西諸島位置圖(紅框範圍內)。(Kugel@Wikipedia/CC BY-SA 3.0)

《產經》表示,非戰鬥人員的撤離行動(Noncombatant Evacuation Operation)的最佳執行點應該是在發生大規模戰鬥之前。但中國政府向來主張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領土」,日本政府也屢次表示尊重「一個中國」原則。如果自衛隊想在兩岸戰事升級前提前撤僑,勢必要在中國不同意的情況下派遣自衛隊入台,這反而可能落人把柄,給了北京「是日方行動讓緊張事態升級」的動武藉口。

解放軍如果侵台,除了可能帶給日本政府撤僑難題之外,《Newsweek》日文版今年稍早也曾刊文質疑,日本政府是否已經準備好應對來自台灣的難民危機?因為解放軍一旦開始對台行動,台灣政府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相對富有的台灣公民勢必逃離台灣;即便解放軍第一波的進攻行動失利,許多台灣人也會選擇盡快離開,避免面對後續可能解放軍攻勢。《Newsweek》指出,由於地理上的鄰近性與歷史上的關聯,日本屆時可能要面對大量來自台灣的尋求庇護者。

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相當於我國參謀總長)山崎幸二與美軍空軍中將凱文・史奈德(Kevin B. Schneider)去年在出雲號甲板上合影。(美國海軍官網)
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相當於我國參謀總長)山崎幸二與美軍空軍中將凱文・史奈德(Kevin B. Schneider)去年在出雲號甲板上合影。(美國海軍官網)

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相當於我國參謀總長)山崎幸二與美軍空軍中將凱文・史奈德(Kevin B. Schneider)去年在出雲號甲板上合影。(美國海軍官網)

《Newsweek》稱,日本向來缺乏應對難民的準備。即便歐洲在2015年之後苦於面對來自敘利亞的百萬難民,日本卻只是袖手旁觀。歐洲雖然因為難民面臨許多危機,但他們對難民的管理能力其實遠超過日本。《Business Insider》曾在2018年指出,日本雖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過去5年獲得難民身份者竟不超過百人。《Newsweek》分析,日本之所以不願面對難民問題,是因為擔憂北韓難民湧入日本,但台灣如果陷入戰爭,日本將難以阻擋台灣難民湧入。

一旦發生台灣難民危機,由於日本缺乏處理的經驗與條件,抵達日本的大量難民勢必讓日本發生經濟危機。大批尋求庇護的台灣難民與失業者,很可能會被媒體列為經濟惡化的替罪羊,政府只能依靠倉促成立的應急組織進行管理,這些難民因此也難以融入日本社會,造成更多的社會動盪與政治危機。

另外一方面,尋求庇護的台灣知識分子可能會重提當年台灣被日本統治、進而主張「日本公民權利」的往事,他們可能宣稱自己也是日本人的一分子,所謂「日本人」究竟該不該包括台灣人,或許也將成為爭論焦點。《Newsweek》指出,如果日本想要降低台灣難民的衝擊,就應該提早準備有效的難民處理人道機制,進軍台灣可能對日本造成的衝擊,應該也在北京的盤算之中。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避免台灣被包圍的馬其諾防線:兵家必爭的日本南西諸島,自衛隊能否擋住解放軍攻勢?
相關報導》 美日力挺台灣安全,激怒中國官媒:美國售台火砲遲早被打爛,自衛隊等著被解放軍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