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法修法迎轉捩點 胡元輝盼超越缺陷強化公眾參與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27日電)「公共電視法」修正草案昨天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公視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表示,這次修法是台灣公共媒體發展轉捩點,期待傳播產業發展,未來將強化治理效能及公眾參與,力求超越缺陷。

此次修法包含董監事選任門檻修改為2/3通過,解開2001年至今的9億元捐贈預算上限,也賦予國際及多元族群頻道明確法源。另外,修正如主管機關仍停留於新聞局等不合時宜法條,以及配合「財團法人法」等法律相應的修正。

胡元輝表示,各界提倡修正「公視法」已經有段時間,顯示現行法律早已無法因應公視及國內傳播生態發展需求。公視已不再是單純的電視服務,而是「公共媒體」,須往多平台、全媒體數位營運前進。這次的修法對於公廣集團邁入下世代有高度重要性,「公共電視法的修正並不只是為了公共媒體的發展,猶著眼於整體的傳播生態及產業發展。」

胡元輝認為,各國經驗中能看到,公媒能以公正、多元、創新且獨特內容協助建構公共領域,並讓影視產業正向發展,特別是台灣目前媒體生態不理想,影視產業困境也有待突破,公媒就能發揮標竿及活水功能。他舉例,台灣公視今年剛承辦2023世界公視大展,不只受到國際公媒高度肯定,也成為台灣影視業者與國際交流橋樑,另外公視參與製作的「人選之人-造浪者」獲得海內外關注,顯示在國內影視生態及國際傳播能發揮極大功能與價值。

提到本次新修正原本9億的捐贈經費上限,經費來源增列「文化發展基金之核撥」,以及「投資他事業之收入」。胡元輝表示,修法雖打開經費上限,但是否能真正增加經費仍未定,因目前文化發展基金經費有限,投資其他事業也非短期能成,公視主要經費仍來自政府編列預算,「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政府應有理解。」

胡元輝表示,公廣集團承擔更大責任,也必須受更多監督,未來將強化公眾參與與問責機制,「我們了解公廣集團並不完美,也會犯錯。因此,我們會繼續進行組織改造,強化治理效能及公眾參與,面對缺陷,力求超越。」

對於立委提出公視基金會每年提出公共價值評量的附帶決議,胡元輝說,公共價值評量是公眾問責機制的一種形式,曾經被若干國外公視所採行,我國公視也原則上隔年實施一次評量,「未來無論採取哪種問責機制,我們都會予以強化。」

此次修法並未處理華視定位問題。胡元輝表示,公視董事會提出的修法政策建議書的確曾針對華視建議,可惜未能形成共識,確實有遺憾,但朝野各界已逐漸形成共識,希望將華視的法制定位列為下一階段的修法重點。

胡元輝引述BBC現任總裁戴維(Tim Davie)回顧BBC引領英國傳播變革的里程碑時說,所有這些時刻都需要選擇、意志、樂觀及寬大的願景。渴望看見全局(A desire to see the big picture)。

胡元輝表示,他不只關心公共媒體也不只有台灣媒體產業,更關心台灣社會的發展與台灣民主的未來,「誠如戴維所言,我們需要有眺望全局、形塑未來的企圖心。」公視1988年7月1日開播,將度過25歲生日,「公視法修正案的通過,真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編輯:李亨山)11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