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元老出招 UBER用大數據 玩新把戲

工商時報【劉季清╱美國舊金山6日專電】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持續在全球發燒,下一步會怎樣發展?作為共享「始祖」的UBER從數據出發,發展出送餐、醫療以及各種創新服務,積極跳脫單純叫車平台的角色,要打破想像藩籬,玩出不同的共享經濟模式。 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於2010年起快速席捲全球,打破過去企業經營的概念,將商業單位縮小至個人,透過社群與網路,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閒暇之餘把自己的物品(如交通工具、居住空間)、服務(教育、照護、清潔打掃等)與他人分享,打造共享經濟圈,同時重新分配供需,並讓閒置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根據市調機構eMarketer最新調查,2017年間,高達26%(5,650萬名)的美國網友至少用過一次共享經濟服務,預計今年該比例將會再成長四個百分點。而在所有共享經濟中,最受歡迎的就是UBER與AirBnB。 UBER以乘車共享的創新模式快速在全球拓展,截至去年,UBER已在600個城市、78個國家營運、全球UBER司機共累積了50億趟旅程,每天平均更有1,500萬趟UBER服務在世界各地發生。 不過UBER並不只想做單純的叫車平台,透過每一趟旅程堆積起來的巨量資料,UBER推出了許多創新服務。例如,新上路的醫療接送服務「UBER Health」,就是讓醫療機構透過Uber的車輛網路為病人提供載送服務,以解決因大眾交通不易,而無法就醫的問題。 「Express Pool」則是共享乘車的進階版。乘客透過App叫車,待UBER演算法找到配對車輛後,消費者需要走一小段路到指定的上車地點,也需比平常多等一至兩分鐘的時間;但換來的,是比一般UBER更便宜的費率,司機也能一次多載幾位乘客,將閒置資源用得更為徹底。此外,UBER亦將寶貴的交通數據資料分享給各大城市,推出「Uber Movement」網站,讓城市的交通資源與規畫可更有效率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