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險的2022年 台灣在暴風圈

2022年,是很多國際政治、經濟與地緣政治問題總爆發的一年。

第一個驚奇應是俄羅斯突然入侵烏克蘭。遠因是蘇聯的突然瓦解導致拼裝的烏克蘭突然獨立。與前蘇聯其他的新獨立加盟國一樣,烏克蘭在尋找自我定位、進行本土化的過程中,迅速惡化國內留存民族,如俄羅斯族的民族關係,導致綿延不停的衝突。在烏克蘭東部與南部大量俄羅斯族群與政府的衝突又不可避免地引入俄羅斯的干預。類似的故事在前蘇聯共和國獨立後不斷重演。

俄烏戰爭的僵持推高基本物資如能源與糧食的通膨。俄國的物質基礎儲備充足,也有充分的民意支持,可勉力支持。但西方能否支撐住烏克蘭、擊敗俄國入侵?這端看西方民意在高通膨、高逆差、低成長的不利經濟情勢下還能團結多久?但俄烏戰爭是西方數百年來肢解俄國的難得機運,不太可能輕易鬆手,因此,極可能進入長期化的消耗戰爭。

第二、歐美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一路下滑。2008年美國房地產泡沫崩潰後,美歐為了挽救金融危機而以量化寬鬆製造出另一個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泡沫派對。然而,狂歡之後就是落寞,借來的狂歡終究是要償還的。

第三、中美貿易戰迄今已4年了,美國貿易戰的預想目標大多收效甚微。中國大陸外貿順差仍然一枝獨秀;科技戰方面,華為也仍堅挺,更在其他高科技領域如新能源車等開花結果;被掐脖子掐得最厲害的半導體產業也欣欣向榮。美國試圖引導全球供應鏈廠商的避稅遷移與重組,對中國經濟雖有影響但並不嚴重,大多數在陸外資企業也不會魯莽地拋棄這個重要的世界生產基地與市場,而是選擇「中國+1」的形式,增加在東南亞的投資。

第四、中美貿易戰、供應鏈重組、中美脫鉤、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等多種因素疊加,歐美通膨飆升到40年來的高位。聯準會終於選擇快速加息,並放言要激進縮表。如果持續加息直到壓下通膨,那麼無論是資本市場、房產市場,還是驅動全球經濟的美國家庭消費都會進入低迷期。同樣地,加息會讓天量的美國國債利息大幅上升到兩兆美元。所以,控制通膨將是美國政府與聯準會理性選擇的重中之重。

要應對眼前的經貿危機,現階段理性的歐美必須修復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必須取消對中國加徵的關稅,讓中國製造業恢復全球供應鏈,並降低物流運輸成本,讓日圓帶著東亞供應鏈上的貨幣大幅貶值,讓亞洲勞工多生產多出口;必須放棄百年難得絞殺俄羅斯的機運,調停俄烏衝突實現停火,能源和糧食價格將會應聲下跌,則美歐通膨將立刻下降。

美國對中貿易戰開始得突然,規模與力度也是空前的,精準針對了中國規模產業下高科技核心的短板,從而放大了貿易衝突的震撼效果,曾經人心震動,悲觀情緒蔓延,甚至逐漸蔓延到科技戰、金融戰、供應鏈戰等,甚至外溢到香港、新疆、台灣等人權與政治意識型態等領域。這讓很多人懷疑:美國對中國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雖然幾天前拜登說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但其實對中的印太同盟仍在強化,此刻裴洛西的專機就在亞洲,幾乎等同於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決定動身前往塞拉耶佛。

國際危機的根源往往在於領導人的情緒性判斷和行為超越了理性。歷史總是喜憂參半、循環往復。需要記住的是:悲觀者常常正確,但只有樂觀者才會成功。(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