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步上印度後塵

(本報系資料照片)
(本報系資料照片)

從4月20日爆發華航貨機機師本土感染案例以來,該起疫情越演越烈,截至30日已有10名機師、5名家屬和4名機場飯店員工確診,看似複雜,又找不到感染源,更畫不出傳播鏈,但如果從案例出現的時間點與數量來推估,就可看出端倪。

在這起華航疫情之前,上一起本土疫情已是去年底的事,因染疫紐西蘭機師趴趴走所造成的社區感染。事發後,各界呼籲須盯緊機組員居家檢疫與自主健康管理,以免類似情事再發生,但顯然機組員的防疫漏洞越補越大!

原本今年初,出勤返國的機組員檢疫規定為7+7,也就是7天居家檢疫與7天自主健康管理,但因屢有機組員抱怨太過嚴苛,相關工會也發聲力挺,甚至有綠營民代幫忙協調,於是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首肯下,先在3月初改成5+9,又在4月15日改成了3+11。從近日疫調顯示的案例分布來看,這應該就是此起華航本土感染的破口所在!

在1200多名華航機組員的血清調查裡,出現數起IgG(+)且IgM(-)的案例,這樣的血清反應代表最慢在1個月前,也就是3月中旬,華航早就出現感染案例了。從時間點來看,正好是機組員檢疫從7+7放寬成5+9以後的事。這些零星案例起初並沒有造成明顯擴散,然而改成3+11以後,處於感染潛伏期的機組員更容易被檢測為陰性(偽陰性),「出關」後誤以為自己沒事,不把自主健康管理當一回事,於是給了病毒大肆散播的機會。清真寺感染疑慮事件便在此時發生,而華航檢疫飯店員工的群聚感染也是自此形成感染鏈。

華航機組員與檢疫飯店員工已大致完成疫調,等於初步掌握了疫情規模,問題是那些血清呈現IgG(+)且IgM(-)的案例,早在一般社區散播病毒超過1個月了。而檢疫飯店員工染疫後也到處搭乘公共運輸,趴趴走2周了。華航感染事件比起前陣子的桃醫群聚更加棘手,甚至可說是台灣防疫1年多以來最嚴苛的挑戰。證據之一就是在此同時,有一位老伯因為拜訪居家檢疫親人而染疫,結果竟然到處參加老年聚會活動,甚至都不戴口罩,顯見幾個月來台灣人的防疫警覺心早就鬆懈到以為天下太平了。

從防疫旅館的淪陷,以及這兩天華航員工抱怨「沒住該飯店也收到隔離單」,可見疫調與檢疫品質已出現嚴重瑕疵,再加上指揮中心對機組員檢疫要求的誤判和政治力介入,實在讓人擔心這波社區感染會釀成何等後果。印度在3月大肆慶祝防疫有成,沒想到1個月後疫情燃燒全國,悽慘無比,台灣切莫步上後塵。

為今之計,應把感染的所有接觸者確實匡列與隔離,並比照去年的秋冬方案,落實公共場所防疫措施(戴口罩、實名制)。此外,機組員施打疫苗的意願既低落,應立即恢復7+7檢疫規定,甚至拉到更高規格,而且在國外疫情沒有緩和以前不宜再放寬,盡速亡羊補牢。(作者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