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近5年新低 疫情衝擊器捐人數減

去年三級警戒時,衛福部禁止跨院摘取器官,導致每個月的器捐人數降到只剩下個位數。6月19日器官捐贈紀念日,透過這位受贈者的故事,希望大家別忘了器官捐贈者的愛心,讓生命大愛永續傳遞。

器官受贈者 楊鈞儀:「發病危通知送加護病房,就在加護病房急救。」

那一刻,他的世界彷彿停止運轉。29歲開始洗腎,救命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唯一的希望,只有等待一顆健康的腎。

腎臟移植受贈者 楊鈞儀:「就是絕望吧,29歲那時候你正想,很多事要做,正想幹嘛幹嘛的時候,然後什麼事都不能做,就只能躺在床上,不覺得會等到(器捐)。舊的手機爛爛的,有時候訊號不好,我說我不要錯過那個(配對成功)電話,所以我就去買了一支新的手機。」

他很幸運,洗腎一年後配對成功,移植9年了,現在的他,經營一間手工冰淇淋店,活得健康又充實,其實是熬過一段很辛苦的日子。

腎臟移植受贈者 楊鈞儀:「那時候是這樣,連拿一個湯匙都沒有辦法喝湯,當你可以活得好好的時候 ,其實就是對捐贈者最大的安慰。」

他的店裡放著器捐同意書和醒目的器捐海報,是重獲新生後對同病相憐病友的疼惜。

腎臟移植受贈者 楊鈞儀:「我去簽(器捐同意書),我是想說如果我怎麼樣了,我沒有辦法獲得別人的器官,我可以把我的器官給別人。」

人生需要的東西其實沒那麼多,身體這軀殼不也是,只是這幾年受到疫情影響,去年(2021年)器捐人數只有294人,創近5年新低。

器捐及病主中心 副執行長劉嘉琪:「去年(2021年)6到7月份,單月捐贈人數降到5人或6人,跟以往(每月)20人30人比起來相差相當地多。」

記者 吳志怡:「醫院為了加強感控,在陪病探病都有嚴格的措施,無形中也衝擊了需要面對面關懷的器官勸募。」

器捐及病主中心副執行長劉嘉琪:「(三級警戒時)造成器捐小組,他們要跟家屬見面也困難,大概只能透過電話,或者是線上的機制,來跟家屬連繫解釋病情,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去跟家屬談器官捐贈,其實是困難的。」

疫情期間,也無法跨院摘取及移植器官,實體的宣導活動也全面暫停。

器捐及病主中心副執行長劉嘉琪:「很多民眾心理是認同支持的,可是沒被提醒,就覺得以後再說,就會延遲了。」

腎臟移植受贈者 楊鈞儀:「有個妹妹從巷口走進來,來就說請問是不是可以簽器官捐贈同意書,她的生日願望就是要在冰淇淋店簽器捐同意書。」

毫不刻意,自然牽繫的因緣自會降臨,相信這緣分還會綿長不斷!

採訪撰稿 吳志怡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俄羅斯減供天然氣 熱浪報到歐能源吃緊
不讓防疫斷線 前線消防員的真情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