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小農》減碳淨零 真實與溯源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全球暖化、氣候極端化已不是科學推測,已然成為必然的規律,如果不早日因應台灣的減碳國際化、標準化問題,恐怕會成為台灣無法永續發展的最大障礙。(圖片來源/ Noah Buscher@Unsplash)

「現在有市面上很多的減碳、淨零的訓練、顧問、認證、碳交易,我們都不清楚,到底誰真、誰?我們想減碳淨零,到底要如何選擇?」

最近幾個月以來,很多人都問我這個問題,相信未來柬埔寨的詐騙集團也會使用減碳、淨零作為題材,實施詐騙;其實國際刑警組織 INTERPO在9年前就已針對碳交易犯罪發布了白皮書,警告全世界各國,防範各種碳犯罪,顯然這是一個國際關注的犯罪問題。

像任何的管理標準一樣,都在防範風險,首先我們應防範引用錯誤標準、法規的風險,如果一開始選錯了標準、法規,恐怕後續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諸流水,甚至成為犯罪的共犯。

畢竟犯罪的手法千奇百怪,防不勝防,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以不變應萬變,在採用減碳、淨零的戰略、戰術前,先了解以下幾點關鍵事項,就可以避免踩雷或是受騙上當。

採用減碳、淨零的戰略前,先了解4大關鍵

國際法規、標準的溯源。減碳淨零是高度國際化的事,從1992年地球高峰會聯合國會員國簽署了《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之後,形成國際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共識,30年來制定了相關的國際議定書、協調等,如1997年京都議定書、2015年巴黎協議,定了國際的目的、目標,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地球升溫低於±2℃,±1.5℃」,「20XX年淨零」等具體目標,也有像清潔發展機制等科學方法學,國際碳交易制度等,這些文件都經過國際多方論證、討論後施行;當面臨有人推薦哪種方法、制度,就要問清楚所依據的文件為何,這些文件都可以在unfccc.int 網頁上找到。這是第一步必須徵信的工作。

標準的內容與解釋。在因應全球變遷的進程中,先進國家(排碳大國)必須照顧開發中國家(過去200年碳排放較少的國家),國際法規、標準的制定必須是讓開發中國家具體可行的,而非抽象難以執行的,這對台灣的國民教育素質而言,並非艱深的高科技(rocket science),如果翻譯正確,有專業的經驗,一般大學畢業生都能理解、應用的,並非博學鴻儒的專利,實施者不能一昧的相信外部的專家、顧問,必須親力親為去閱讀、理解國際標準的內容,如何應用於實施單位的變革。

透明與包容(Transparency and Inclusiveness)。減碳固然重要,但是還有其他的社會效應,如弱勢者人權、環境風險評估、勞工、原住民、農民…等,都必須考慮。例如地理工程(geoengineering)主張以二氧化硫(空氣污染物,具有強酸腐蝕性)作為有效降低氣溫的工具,因為產生的爭議很大無法成為減碳的工具,同樣的核能,雖在發電階段的碳排放量少,但核廢料、核災的風險過大,即使歐盟提議作為「綠能」,是否可以作為減碳工具,要被國際認可,還有很長的距離。

承認減碳的國際機構。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即使自己制定出嚴格完善的減碳機制,也需要經國際組織的承認,否則僅能「作功德」,不易作為國際承認或交易的制度;好在除了聯合國和各國的官方機制外,還有國際民間組織如WWF(世界野生物基金)、WBCSD(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RI(世界資源組織,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等非政府機構所訂定的國際自願性減碳機制,可以作為應用的標竿,也被世界承認。

我們可以從網路上就可以找到國際公布的文件,這些都是完全透明,也揭露了制定的議程,只要花些時間去研讀,並與利益相關方討論,就能找到自己適應的路徑圖。當然必須要有一定的專業英文能力。

盤查究竟是什麼?

國際減碳法規為了能夠相互溝通、換算,所以需要國際標準、管理系統的定義與規範,在2006年ISO按照環境管理系統標準ISO 14000的14040生命週期系列下,制定了ISO 14064,作為溫室氣體的清單(inventory)標準,定義生命週期中溫室氣體排放的科目標準,國際間或企業間就可以依據標準的科目來分門別類,提供了一套互補的工具,用於量化,監視,報告和驗證溫室氣體排放的程序。ISO 14064標準支持組織使用全球公認的標準參與管制和自願計劃,例如排放交易計劃和公共報告。

有些人以為獲得ISO 14064認證的公司,就代表減排,其實是該公司宣告以ISO 14064的標準定義、分類溫室氣體排放的程序,並不代表「減排」,就像我們使用以公斤為標準的體重器來稱體重(這還包括在什麼時候秤、穿什麼秤、如何秤的標準),並不代表我們就減肥了。通過 ISO 14064認證,就是減碳,或是通過ISO 9000認證,就有品質,這都是天大的誤會。

最近幾年我也發現「盤查」入了「溫室氣體減量法」,法律的定義、應用,又與ISO 14064並不一致,所建立的「登錄」就不易與國際溝通,這也是一個潛在的問題,也就是台灣創造了「台規」,與國際規如何換算的問題,還有在建立減碳標準程序也不僅僅是ISO 14064而已,還有很多輔助的標準、規範,也未在溫室氣體減量法規中。

另外,在翻譯上,台灣把inventory(清單、清冊), accounting(會計、審計), auditing(稽核、審核), verification(驗證), validation(確認), carbon footprint(碳足跡)….等相關量化溫室氣體的標準、工具,都概括的翻譯成「盤查」。或許「盤查」可以作為一般的語言溝通,但是在國際上,上述的英文專業術語都有不同的定義、功能、用途,台灣要翻譯「盤查」去對應各個不同的標準、系統,恐怕會造成無謂的困擾與誤會。

我們的減碳努力能被聯合國和國際承認嗎?

正因為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在遵循聯合國所訂定的國際公約、議定書、協議時,更需要按照國際的標準、慣用字彙,都是以英文為主,我們的中文文本、技術文件,都應該可以逆向翻議回英文,才能與國際溝通,否則我們自己發明的台規即使超越全世界,也難以獲得國際承認。

另外,則是有很多人根本不理會聯合國公約,或國際法規、標準,自己創造了一套理論、實施體系,實在非常有創造力,但是終有一天,我們要面對國際社會的審查與管制,我們自成一格的減碳系統,能夠對接國際的標準、規範嗎?我看這是非常困難的。

今年夏天北半球出現致命、災難級的高溫,全球暖化、氣候極端化已不是科學推測,已然成為必然的規律,未來國際必然加大溫室氣體減量的努力,台灣的半導體龍頭、護國神山台積電未來5年將增加二、三百億度的用電,而台灣綠能明顯不足,而且還有其他產業,交通、建築、民生部門的碳排放,如果不早日因應台灣的減碳國際化、標準化問題,恐怕會成為台灣無法永續發展的最大障礙。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碳權賭城指南》交易篇:碳權賭場的平台莊家
疫苗合約爭議》是「封存」還是「保存」30年?蔡壁如:高端EUA食藥署尚未決定是否公開
體育署長為甚麼這麼難找?林騰蛟代理滿周年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