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智慧餐廳」 從炒菜到上菜機器人包辦

圖/翻攝自新華網
圖/翻攝自新華網

北京冬奧進入倒數階段,全球各地記者也陸續入境北京,展開閉環生活。主辦單位為了讓各個時區的記者可以全天候工作,特別設計「智慧餐廳」,由機器取代人力來炒菜、包漢堡,甚至煮煲仔飯,24小時供應不間斷。此外,還設有「智能睡眠休息艙」,讓不同時區的記者,在北京的深夜或凌晨報導期間也能舒適地小睡片刻。然而,當各界引頸期盼北京冬奧來臨時,白俄羅斯的滑雪好手,卻因政治理由,遭白俄羅斯政府禁賽,北京冬奧奪牌夢碎。

不論是炒菜、煲飯或是煮麵,都由機器代勞,這裡是北京冬奧的主媒體餐廳。

為了讓來自全世界所有時區的記者,在閉環管理下報導北京冬奧賽事時,能獲得盡量完整舒適的配套服務,北京當局特別為記者們開設這個展現「智慧冬奧」的媒體餐廳。

央視記者:「有中餐、西餐與智能小吃。咱們看看這個智能炒菜區有多智能。」

在這個智慧炒菜區內,每天提供兩種葷菜與兩種素菜的選擇,各地記者可付現或刷卡。

主媒體中心營運團隊副理 楊庭婷:「我們這個區域叫做智能炒鍋區。它與其他區域相比主要是有兩點不一樣,第一個就我們在這個區域是沒有廚師的,所有都是靠我們智能設備的炒鍋來烹飪的。第二,在這個區域裡面是沒有人來送餐的,因為我們所有的餐品,都是透過您頭頂上這個雲軌系統,直接送到您的桌子上的,減少了這種防疫的接觸。」

透過各種已經計算好分量的主菜、配菜與調味料,智慧炒鍋自動炒好記者們所選擇的菜餚並且裝盤,然後透過雲軌系統與手機App的連結,直接送到記者面前。

央視記者:「這是我今天點的炒雞塊,辣味的。」

就餐人員:「食物美味,邊吃邊看機器炒菜,送餐也很炫,太有趣了。」

就餐人員:「智能炒菜很有趣,但如果能把當前的人工點餐改成手機點餐就會更好。」

除了智慧炒菜外,小吃區則有機器人送上霜淇淋。至於在主食部分,不但西式漢堡可以由機器從製作到包裝一氣呵成,廣東知名的煲仔飯也可以透過智慧機器,從烹煮到送餐,全程無人化。

儘管最後仍需要到櫃檯領取餐點,但這個智慧餐廳不但可在減少人力支出下,達到24小時供餐,更能降低人與人的接觸。智慧餐廳在北京冬奧結束後,仍將繼續為其他活動提供餐飲服務。

至於住在冬奧村內的選手們,則維持傳統三餐供應模式,僅水果點心採24小時服務。

央視記者:「在主新聞中心的走廊,在這個走廊上我發現一個挺新鮮的東西,就是這個,叫睡眠休息艙。」

除了用智慧餐廳特別照顧記者的胃,為了方便全球記者能24小時不間斷製播北京冬奧新聞,主辦單位特別提供這個能讓人小睡片刻的休息艙,透過手機App就能調整燈光與床鋪的角度,獲得最好的休息。

北京冬奧除了在用餐與休息上,添加大量科技智慧成分,奧運精神象徵之一的奧運火炬,也採用最新研發的碳纖維複合材料。

東方衛視記者 金普慶:「它在重量上比鋁合金減輕了30%,而握起飛揚火炬,在手感上來說,有點像握著摩托車的手柄,即便在冬天也不會感到非常的冰冷。」

中國石化上海石化創新研究院總經理 林生兵:「它的質量只有鋼的1/4左右,但強度是鋼的7到9倍。」

火炬頂端更能承受氫氣火焰上千度的燃燒溫度。

中國石化上海石化公司副總經理 黃翔宇:「一般的複合材料都不能在火裡燒,要到500℃,在火裡再一燒就沒了。正好上海金山區有一家企業研發了一種樹脂,這個樹脂是耐火的,經過我們測試分析,最後通過工藝調整,它達到了既能夠耐溫又能夠耐火的要求。」

總計1200多隻奧運火炬已陸續製作完成,即將送抵北京,並在下個月4號的開幕式上,由運動員接力點燃聖火。

俄羅斯花樣滑冰奧運冠軍 普魯申科:「北京2022年冬奧會是一屆萬眾期待的盛會,也許我會到中國觀看開幕式或閉幕式。保持強壯、保持健康,享受競賽、享受奧運。」

而當被稱為「冰王子」的俄羅斯花式滑冰冠軍普魯申科,與全球運動員共同期待北京冬奧盛會來臨之際,

白俄羅斯的22歲越野滑雪好手安德里尤克(Lidziya Andryiuk)卻在從未公開政治傾向下,遭當局以支持反對派為由禁止比賽,因而失去在北京冬奧奪牌機會。

白俄越野滑雪選手 安德里尤克:「體育官僚指責我是反對派支持者,他們就是這樣說,然後,白俄羅斯的緊急情況部也說我支持反對派,連我的老闆都給我打電話。我有計劃,我不想待在這裡,我打算去波蘭,因為這裡不可能生活。」

同樣被白俄羅斯當局以政治理由禁賽的,還有17歲滑雪女將多利多維奇(Darya Dolidovich)。事件凸顯體育與政治間的持續糾葛,即將登場的北京冬奧也難避免。

更多 TVBS 報導
天津Omicron變種爆發 擴散到河南北京冬奧挫咧等
河南遭突破 Omicron、Delta雙病毒夾擊
倒數30天!北京冬奧全力備戰卻難揮陰霾
新年首次考察 習近平視察北京冬奧會場地

更多相關新聞
聯合國祕書長:冬奧應為「世界和平」工具
荷蘭籲選手赴冬奧別帶3C防個資遭竊 中國駐荷使館:毫無根據
北京倡冬奧期間居家辦公 紓緩交通壓力
疫情拖垮NHL 美國改以大學生進軍北京冬奧冰球賽
北京冬奧倒數 美議員憂選手資安風險無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