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展小說 看見雙城共通點

中國時報【李怡芸╱台北報導】 為慶祝台北市與西澳首府伯斯市締結友誼城市滿20周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與伯斯當代藝術中心共同策展,一改過去展覽訊息單向傳遞的模式,由雙方策展人交換駐點研究後再返館策展,近日《小說:雙城計畫》作為交流策展的成果,於北美館展出,其中不難看出雙方文化的共通特點。 北美館館長林平指出,此展雖是當代藝術,在台北的展出卻指向古老歷史,不只涉及歷史檔案,也梳理歷史概念。「歷史是建構而成的,也許小說、軼聞、怪譚相較之下更為真實。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鄰居與他者。」 此展邀請6組來自台灣,7組來自西澳的藝術團隊參與,檢視台澳兩地中的原住民文化、南島語系、殖民歷史等相似的元素,林平表示:「兩地雖隔著海洋,卻在文化上建立起堅實的地塊。」 例如台灣藝術家邱承宏的《時間的灰燼—小花蔓澤蘭》,將植物影子拓印在水泥板上。蔓澤蘭實為外來品種,在二戰時為遮蔽軍事建物而引進,藉植物影子,實則梳理台灣地理與殖民歷史。 另一方面,西澳藝術家彭谷瑞的《從2002年10月23日至2007年9月15日的清單》,則是對不同地域植物的研究與記錄,包括他2017年時在台灣研究通草資料。彭谷瑞指出,通草雖是台灣原生植物,如今卻已罕見,當時還彷彿偵探般去花蓮尋找通草蹤跡。 台灣藝術家楊季涓的《九條線》,在美術館內還原過去台灣電線桿與張牙舞爪的電線所構成的天際線,對藝術家而言這樣的畫面也成為某階段自己對台灣的印象與回憶,掛在電線桿上的攝影機與擴音喇叭,則讓人在觀看此無聲裝置時,彷彿聽到生活中各種聲音的想像。 而澳洲藝術家丹.麥卡比的《座標系列》,則以現代的「上帝視角」,即Google map的俯視角度,重現座標上的西澳的一些地景,有趣的是,當地的原住民,也以同樣視角來認知所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