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大研究:染疫時有脫髮症狀 「長新冠」風險更高

從新冠大流行開始,許多醫生都擔憂,新冠感染會演變成「長新冠」,成為困擾患者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的煩惱。最新的研究似乎證實了這種擔憂。根據南加大(USC)一項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最新研究顯示,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中,有23%的患者在12周後仍報告症狀。

該報告第一作者、南加大Leonard Davis老齡科學院研究人員吳喬表示,這次研究基於新冠疫情第一年所積累的數據,「長新冠」在非住院患者中的比率高達23%;若把住院患者也計入,比率可達到24%至26%,這代表每四名新冠感染者中,就有可能出現一個「長新冠」病例。

研究發現,患者出現「長新冠」的常見症狀包括:頭痛(22%)、流鼻涕或鼻塞(18.7%)、腹部不適(18.2%)、疲勞(17.2%)及腹瀉(13.2%)。除了這些症狀,超過10%的患者還出現咳嗽、皮膚乾燥、渾身疼痛、喘不過氣,及打噴嚏等症狀。

統計模型還總結了會增加「長新冠」的因素,比如肥胖和感染初期經歷脫髮、頭痛和咽喉痛的人群,患「長新冠」的風險也較高。吳喬說,與一些現有研究的不同之處在於,沒有明確證據表明,「長新冠」的風險,與糖尿病或哮喘等先前存在的健康狀況,或年齡、性別、種族和民族、教育或當前吸煙狀況有關。

吳喬解釋,脫髮風險因素是讓人意外的,因為之前並沒有這樣的假設,脫髮代表的是「患者的身心在與疾病的對抗中產生的巨大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多方面,可能是對高燒或藥物的反應,因此脫髮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疾病的嚴重程度。事實上,脫髮是新冠症狀之一,但不是大多數人會出現的症狀,一直被忽視。

吳喬表示,一般來說,急性新冠症狀持續三周左右,為了和其他研究有可比性,這次研究選擇的周期是12周,也就是三個月,世界衛生組織也將「長新冠」 定義為持續 12周或更長時間的症狀。

至於為什麼要關注「長新冠」?吳喬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23%的患病率非常高,配合新冠第一年的數據來看,可能會轉化為數百萬人。此外,由於經歷「長新冠」症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可能受到極大影響,甚至沒有辦法照顧家人和正常工作。「長新冠」是新冠疾病的後遺症,但過去常常被大家忽視,大家的關注點都在於高發人群和預防方法上。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現款買房行騙 華人房產經紀追詢金流才露餡
紐約時報:美憂台海擦槍走火 CNN:受衝擊不是美國,而是台灣
女強人釣金龜婿 小心遇上浪漫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