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南方澳斷橋調查報告出爐 吊索生鏽釀災

去年10月發生的南方澳大橋斷橋事故,造成6死、13傷的意外,運安會今天(25日)公布了最終調查報告,發現斷橋可能的肇因共計4項,包括大橋位於出海口,屬重鹽害讓吊索系統防水設施逐漸劣化,造成錨定機構積水、鋼絞線嚴重鏽蝕,讓事故發生前,吊索有效殘餘截面積剩不到25%,油罐車禿過時強度無法負載而斷裂。

去年10月1日,南方澳跨港大橋,突然崩塌斷裂,歷經1年時間,運安會最終調查報告出爐,其中可能肇因就包括,鋼絞線嚴重鏽蝕,殘餘強度無法承受負載而造成斷裂。

運安會委員葉名山說,「鋼絞線長時間處在有鹽分的積水環境中,就產生嚴重的鏽蝕,吊索的有效截面積只剩下22~27%,這個是最主要的一個肇因。」錨定機構的鋼板上,有明顯水痕、證實曾發生積水,運安會分析就發現,南方澳大橋位處出海口,屬於鹽害和高濕度區域,吊索系統的防水設施因此逐年劣化,積水更加重鏽蝕。

大橋竣工21年,只做過7次檢測,還都是目測,事故前3年7個月更完全沒檢測,才無法即時發現問題。

運安會委員葉名山透露,「90年到105年做了7次定期檢測,最主要都是目測方式,105年4月18日就沒有再做橋樑檢測。」

運安會主任調查官王興中表示,「劣化的部分防水膠條劣化,就是我們平常看有點像矽膠這種,防水的膠條,這個膠條如果劣化的話,如果我們有定期檢查的話,那個地方應該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劣化狀況。」4項肇因釀成死傷意外,運安會還統整出與風險有關的12項發現、6項運輸安全建議等,給全國橋梁主管機關,希望各界記起教訓,不要再有悲劇。

(民視新聞/王富民、郭南宏、SNG 新北市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菜鳥司機員開車很安全」 司機妙語逗樂乘客
快新聞/台鐵南迴線列車12/23-1/3推五折票 今開賣
紫藤花攀附早餐店屋簷 形成花牆超美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