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古道不只是古道 也是一條長長的歷史故事

南澳古道沿路景色迷人,植物與生態十分豐富。
南澳古道沿路景色迷人,植物與生態十分豐富。

全長3.8公里的南澳古道,沿著南澳南溪一路蜿蜒而上,平坦的路程、原始的林徑,植物與林相皆十分豐富,沿途設立解說牌,訴說泰雅族古老的生活方式及智慧,偶遇殘留的古蹟,想著從日治時期迄今的種種故事,是一條走來十分舒服的古道。

南澳古道,又稱為比亞豪古道或舊武塔古道,曾是南澳的泰雅族人往返大同鄉四季村的山徑且通往各部落的舊社路,日治時期頒行理蕃政策,1920年起,在原本的山徑上修築警備道路並設置駐在所,起自金洋村終至大同鄉的四季村,全長約27.5公里。

林務局在整修後,設立南澳古道的標誌。
林務局在整修後,設立南澳古道的標誌。

日治時期,古道上方有十幾個部落,在民國時期陸續遷出至現在的居住地,隨著時間演進及風災肆虐,這條承載著歷史的古道,逐漸煙沒在荒煙蔓草之中,有些路段因風災而崩塌,成為一條泰雅族人難以尋根的路。之後林務局進行古道整修,沿著南澳南溪完成前段約3公里的路段,命名為南澳古道。

開車過了金洋部落,行駛57鄉道至終點,接著是一條產業道路,這就是昔日古道所拓建的水泥路,路徑不寬,沿路中央偶有落石,得慢速通過,行駛大約4公里,可見左方有個較為寬敞的平地,為昔日旋檀警官駐在所遺址,旋檀是泰雅族語古楝樹的意思,這裡可以停車。

一號吊橋旁可見「昭和五年七月」的石柱。
一號吊橋旁可見「昭和五年七月」的石柱。
古道上可見清澈溪澗的水流。
古道上可見清澈溪澗的水流。

再往前行,可見林務局所設、以石板及木頭的景觀標誌,再走一段便能見到導覽地圖,也就是南澳古道的登山口。林務局採用生態工法修建古道,盡量保持原有樣貌,小溪澗鋪設木棧道,而在行走中,會發現一旁堆著砍除下的雜草,應是泰雅族人維護古道所為。

進入古道先走一段緩坡路,約20分鐘路程後,來到一號吊橋,橋頭設立「昭和五年七月」的石柱,為古道上的第一個遺跡。

以自然工法保留原始樣貌。
以自然工法保留原始樣貌。
平坦的古道設有多處解說牌。
平坦的古道設有多處解說牌。

除了一段崩塌需高繞外,古道大多平緩,沿著山徑前行抵達鞍部,此處也是泰雅族人的舊耕地,也是一處適合休息的地方。過了鞍部,進入最菁華的路段,山路較為狹窄,一旁則是陡峭的南澳南溪深壑,因山壁上設有繩索,但因路程平緩,小心通過也不必拉繩而行,不久後即來到2號吊橋。

刻著19的水泥柱,為日治時期的里程數。
刻著19的水泥柱,為日治時期的里程數。

過了吊橋再往前行,路邊一個刻著19的水泥柱,是日治時期警備道路的里程指標,代表19公里,再往前約3公里處,設有立牌寫著莎韻的故事。日治時期有位泰雅少女莎韻,她替日籍老師田北正記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受到當時的台灣總督褒揚其義行,莎韻的故鄉就是古道交會點的流興部落,因而從金洋部落到流興社這一段別稱為「莎韻之路」

南澳古道最壯觀的石壁路。
南澳古道最壯觀的石壁路。
古道最終在3.8K,南澳南溪近在眼前。
古道最終在3.8K,南澳南溪近在眼前。

過了3公里處,古道鑿岩而過,接近尾聲時出現古道上最壯觀的岩壁路,最終來到3.8公里的終點,此處也是南澳南溪與支流合流溪交會的合流口,對岸是通往武塔社、流興社、舊金洋社及比亞毫社遺址的古道,由於年久失修、路況不佳,已非一般遊客可以行走。

合流瀑布瀑型壯觀。
合流瀑布瀑型壯觀。
解說牌上標示十幾個舊聚落的地理位置。
解說牌上標示十幾個舊聚落的地理位置。

由此下到溪谷,看著碧綠清澈的溪水,合流口有著合流溪注入南澳南溪的瀑布,瀑布雖然高度不高,氣勢卻十分磅礡,其下是一個深潭,也算是此行最後一處美麗的景觀。


更多鏡週刊報導
全台面積最大山毛櫸純林 宜蘭太平山秋意濃
【攝影筆記】陽明山秋季限定 整片芒草暸望夕陽下的大台北
【攝影筆記】意外的風景

【雙11買下去】
👉好好買市集挖寶趣!最省最划算都在這
👉買什麼最划算?激省攻略包你買最低價
👉2021運勢如何?快來抽Yahoo雙11靈籤

更多生活相關新聞
東北風減弱! 今回溫轉晴 最高溫可達30度
漲聲響起 健保費率要破5%
農損3成 猴禍跟天災一樣慘
台灣人愛吃雞! 專家:3部位別吃
標哥邀誠信碗粿到沙鹿 800碗賣光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