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動式人工椎間盤 術後免戴頸圈

現代人壓力大,又經常使用3C,一旦沒睡好脖子就容易卡卡,透過按摩舒壓或許能減緩一時不適,但當心讓人任意「轉脖子」恐造成椎間盤突出。新光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蔡明成表示,發生頸椎椎間盤突出,可用可動式人工椎間盤,不僅微創手術傷口小,術後也不用戴頸圈,且3年後仍可維持良好活動度。

蔡明成表示,可動式人工椎間盤自2000年問世,是一種以人體工學設計,具有減震緩衝功能的人工椎間盤,中間材質採用鈦合金,可抗磨損、提高使用年限,相較傳統固定式人工椎間盤,可提供病患更大的活動度及舒適感。

可動式人工椎間盤置換術採微創,蔡明成指出,通常會在病患的脖子開一個小洞,術後縫合的疤痕並不明顯,且完成手術後也不需要戴頸圈保護,「因為可動式人工椎間盤就是要活動才不會壞。」

至於可動式人工椎間盤的使用年限?蔡明成說,原則上病患置換後終生都不用再更換,在美國這項技術已使用20年,但因後續病患的長期追蹤相當困難,臨床上較少長期資料,新光醫院過去10年針對置換後的100多名病患進行追蹤,發現術後3個月可達最佳活動度,且在3年後仍可維持比術前好的活動度。

蔡明成表示,國內健保礙於經費,目前僅提供頸椎第4至6節的置換給付,不過臨床上也是以4至6節的椎間盤突出居多,自費價格約新台幣20萬元,不過他提醒,若是車禍、外力造成的椎間盤滑脫,就得用傳統固定式人工椎間盤。

蔡明成指出,礙於技術水平,目前可動式人工椎間盤只能用在頸椎,胸椎、腰椎雖有人嘗試,但畢竟重量還是比頭部高出不少,最後還是要換回固定式人工椎間盤,仍有待將來材料科技持續進步才能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