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之爭:蘋果、Fitbit混戰,華米在突圍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oNews”(ID:ilovedonews),作者:尹太白,編輯:楊博丞,36氪經授權發布。

曾經站在智能可穿戴設備風口之上風光無限的華米,如今卻重重地摔了一跤。

5月13日,華米發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華米一季度的總營收為11.47億元,同比增長5.4%;經調整後,歸屬於公司的淨利潤為-2905萬元,這意味著華米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了季度虧損。

投資者對華米的失望最終在其股價上表現了出來,財報發出後,華米的股價持續走低,截至當日收盤,股價最終跌去13.2%,報8.05美元/股,總市值僅剩5.07億元。

2018年2月,華米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截至上市當日收盤,華米的股價報11.03美元/股,總市值為6.56億美元,然而上市三年有餘,華米的總市值反倒跌去了29.4%。

華米的總市值不升反降,一個普遍不被投資者看好的方面在於,華米的業績過度依賴小米,並且在未來三年內,這一依賴狀態仍將持續下去。

2020年10月,華米與小米的合作協議到期,就在外界紛紛猜測華米會如何處理與小米之間的關系時,華米以一紙公告宣佈與小米的戰略合作協議將再延長三年。根據延長條款,在小米發展智能可穿戴業務方面,華米將保持現有的最優合作夥伴地位,雙方還將在可穿戴設備的AI芯片和算法的研發方面,建立最優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華米的處境其實很尷尬,首先是小米本身也涉足智能可穿戴設備業務,其次是華米作為小米的‘代工廠’,面臨著與小米自研產品正面競爭的局面,這將直接影響到華米未來的營收狀況,同時也是華米在資本市場上表現不優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位業內人士告訴DoNews。

事實上,無論是小米、華為、OV還是蘋果和三星,國內外各大手機廠商親自下場的另一面是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被認為具有很大的潛力,同時智能可穿戴設備也被視為是補足各自生態的關鍵一環。

相比之下,華米雖然最早踩中風口,但其自主品牌並未扛起營收大旗,華米的前路仍不容樂觀。

首次出現季度虧損,華米怎麼了?

危機感撲面而來,華米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加大對研發、銷售及市場推廣的投入,而這也成為了華米首次出現季度虧損的一大原因。

根據財報數據,華米在第一季度的研發費用為1.523億元,同比增長28.7%,佔總營收的13.3%,作為對比,去年同期這一費用佔總營收的10.9%。

居高不下的研發費用也為華米換回了相應的回報。財報顯示,華米研發的自主品牌出貨量上漲了111.1%。“自主品牌Amazfit和Zepp在一季度表現亮眼,營收同比增長84%。在自主品牌的拉動下,公司營收達到了預期指引的上限。”華米創始人黃汪如是表示。

“華米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在小米一路扶持下發展至今,上市後發現很難擺脫小米,於是陷入了現在這種左右兩難的境地。如果華米停止與小米的戰略合作,失去代工小米手環的收入,華米將獨自面對整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競爭,難度非常大,除非華米能打造出新的爆款產品,因此對於研發就成為了重中之重。”上述業內人士說道。

實際上,小米手環的銷量一直決定著華米的營收能力。

結合華米的IPO招股書及歷年財報數據,從2015年至2019年間,小米手環為華米貢獻的收入分別為8.7億元、14.34億元、19.27億元、21.76元和41.9億元,分別佔到同營收的97.1%、92.1% 、82.4%、59.7%和72.15%。

作為一家獨立的上市企業,營收依賴單一客戶無疑是極具風險的,華米也一直希望擺脫對於小米的依賴,除了在研發費用的支出上毫不吝嗇外,用於在全球市場推廣和銷售自主品牌的營銷費用也在不斷上漲。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華米的營銷費用為9080萬元,同比增長65.5%,佔總營收的7.9%,而在去年同期,則僅佔總營收的5%。

全球市場被華米視為新的利潤增長點,2021年第一季度,華米在海外的出貨量佔比達55.2%。今年3月,華米與亞馬遜雲科技宣佈開展戰略合作,以支持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芯端雲”戰略佈局,並提升全球競爭力。

研發和營銷費用的增長源於華米對自主品牌的扶持,雖然花了大價錢研發和推廣的Amazfit和Zepp系列銷量有所攀升,但卻一直未能扛起營收的大旗,在京東等電商平台上,其自主品牌的銷量仍不足代工產品的1/50。

海外戰事膠著,華米淪為“其他”

盡管華米將海外市場視為增量市場,但這塊市場蛋糕並沒有那麼容易被吃到口。

來自IDC的數據顯示,2020全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4.447億部,同比增長28.4%。隨著AI、VR等技術的發展,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場景逐漸增多,未來出貨量仍有可能保持較高增速。而另一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數據則指出,蘋果、小米和三星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6.2%、8.8%和8.5%。

Strategy Analytics執行總監Neil Mawston認為:“如果目前的增長趨勢持續,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的銷量將在2030年之前超過20億台,這將超過智能手機的銷量。未來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增長空間巨大。”

根據Gartner的預測,到2021年全球用戶在智能可穿戴設備上的支出將達到815億美元,比2020年的690億美元增長18.1%。

盡管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市場空間仍然巨大,但從2017年至2020年,蘋果、小米和三星一直牢牢佔據著市場前三名。在2020年,前五名的市場份額共佔67.1%,分別是蘋果、小米、華為、三星和Fitbit,相比之下,華米自主品牌的市佔率則被歸於“Others”當中。

華米想要拓展全球市場,橫亙在其面前的一座大山便是蘋果。

從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來看,蘋果佔據著全球1/3的市場份額,其主打的Apple Watch、AirPods都是十分受歡迎的智能可穿戴設備,IDC的報告給出的數據顯示,蘋果全年出貨量為1.51億台,較2019年1.115億台提升了35.9%,同時也是全球首個突破1億大關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廠商。

與此同時,智能可穿戴設備業務也成為了蘋果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

蘋果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以Apple Watch、AirPods等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組成的其他板塊,為蘋果貢獻了306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5%,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該業務板塊的營收為130億美元,同比增長30%。

用戶之所以對蘋果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保持超強的熱情,可以歸功於其完善的生態系統,無論是iPhone、iPad還是Apple Watch和Airpods,各終端設備之間的聯系在蘋果生態系統的加持下相當緊密,能為用戶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

另一座大山是被谷歌收購的Fitbit。

一直以來,谷歌在智能手機和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做得並不成功。自2016年以Pixel品牌入局智能手機領域以來,谷歌便一直在大力推動硬件發展,但其對市場的吸引力始終沒有達到預期,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在於谷歌缺乏像蘋果一樣的生態系統,因此谷歌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去嘗試,試圖通過其Wear OS平台打入智能可穿戴式設備領域,但始終沒有產生真正的影響。

2020年,谷歌以21億美元的代價收購了智能可穿戴設備廠商Fitbit,准備再次進入這一領域,直面與蘋果的競爭。然而遺憾的是,Fitbit的出貨量持續呈現出下降態勢,IDC報告顯示,2020年Fitbit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1290萬台,全球市場份額僅有2.9%,較上年下降18.8%。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前五大智能可穿戴設備廠商中,華為增速最快。2020年,華為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4350萬台,同比增長50.7%,市場份額提升至9.8%,排在小米之後,位居全球第三。

一個不得不正視的現實是,雖然華米在海外市場上的出貨量佔比正逐漸增加,但從目前的全球市場格局來看,華米依然面臨著來自巨頭的強勢壓迫。

健康領域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出路嗎?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認為,2020年光是我國的大健康產業規模,就突破了10萬億元,如果放眼全球這一數字更是不敢想像。

因此,無論是業內巨頭還是華米,都不約而同地將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方向瞄向了大健康領域。

蘋果盯上大健康這個領域並不是腦子一熱。早在2014年,蘋果就發布了移動應用平台 HealthKit,踏出了涉足大健康領域的第一步。之後,用戶的步數、心率等部分運動數據,都能通過iPhone匯集到HealthKit上。

2015年,在蘋果推出初代Apple Watch之後,為其添加了很多健康功能,例如運動追蹤、心率監測、心電圖等等,而Apple Watch的定位也不再侷限於一款智能硬件,而是健康生活設備。

蘋果認為,如今醫療健康已經成為用戶相當重視的關注點,尤其是個人健康。2019年1月,庫克接受CNBC主持人Jim Cramer采訪時表示,“我們正把一直以來與機構的合作,授權給個人,讓他們管理自己的健康。而我們只是在這條鏈條的前端。”他說道,“但我確實認為,在未來,人們回過頭來看,會發現蘋果對人類最重要的貢獻是在健康領域。”

Fitbit也正在將其大部分重點轉移到醫療和大健康上。Fitbi的活動、運動和睡眠數據庫是全球最大的健康數據庫之一,擁有領先的健康和健身社交網絡,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指導,並且可以監控用戶每天的步數、消耗的卡路裡和行程長度,還可測量爬樓梯的級數、睡眠時間和質量以及心率。有分析人士稱,Fitbit現在的大部分價值可能就在於其健康數據。

智能可穿戴設備與大健康領域相結合,也被華米視為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2020年11月,數字化健康管理品牌Zepp在被華米收購兩年後,宣佈推出旗艦智能腕錶Zepp Z以及智能腕錶Zepp E,未來將致力於打造一個無邊界的專業健康管理平台,其產品也將一體化的囊括硬件、軟件和服務,勾畫出全新的增長曲線。

在此之前,華米還曾與鐘南山研究團隊共建聯合實驗室,牽手復旦腫瘤醫院探索依靠智能可穿戴技術和健康雲服務,對術後患者進行綜合干預等等。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智能可穿戴設備+大健康”的模式存在巨大的想像空間。隨著5G移動網絡的應用,不僅使得智能可穿戴設備可以獨立完成人體的監測和數據的分析,還可以與雲端互通,讓智能可穿戴設備對於數據的分析更加精準及可靠。同時,智能可穿戴設備具備數據採集和智能運算能力,5G將支持智能可穿戴設備實現即時高效的互聯,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多場景應用創造更多可能。

“可以預測的是,在物聯網背景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將向細分化、垂直化市場發展。不過,華米雖然押中了大健康領域這一賽道,但與業內巨頭相比,華米的業務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領先。”他補充道,“華米的大健康業務較為早期,除了需要支出高額的研發費用外,何時能自主造血也是一個未知數。當下,華米面臨的處境也十分嚴峻,一方面,疫情在歐洲及北美的持續限制了華米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華米押注的大健康賽道,早已不再是單一的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競爭,而是整個IoT生態的競爭。”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