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化出手 嘉義廢蚵繩變布料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為擴大海洋廢棄物用利用,把嘉義沿海常見的蚵繩回收還原再製成布料。(呂妍庭攝)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為擴大海洋廢棄物用利用,把嘉義沿海常見的蚵繩回收還原再製成布料。(呂妍庭攝)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3年前開始把回收漁網製成紡織原料,為擴大海洋廢棄物利用,台化又與嘉義縣政府、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合作,把沿海常見的廢蚵繩回收、還原再製成布料,22日世界地球日,三方一同宣布蚵繩再利用計畫,象徵政府與民間合作建構海廢循環經濟的綠色里程碑。

台化漁網回收製成尼龍紡織布料,再賣給製衣公司的生產模式已進行3年,預計漁網製成機能衣8月會上市,在嘉縣環保局推動下,台化把同樣是尼龍材質的廢蚵繩,也納入再利用生產線,產出回收環保絲。

嘉義縣環保局長張根穆說,嘉義沿海1年約產出1375噸廢蚵繩,這次三方從2020年合作試辦,至今已提供台化約100噸廢蚵繩,加上桃園、台中、新北及高雄等地廢漁網,未來應可提供台化穩定量進行循環再製,同時與台化、民間回收業者建立完善回收再利用體系,讓海洋不再充斥蚵繩、漁網。

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說,台塑、台化相關企業推動節能減排多年,甚至立下未來企業工廠不再有廢棄物目標,只是循環再利用的成本很高,像廢漁網收購成本竟跟賣尼龍塑膠粒一樣價格,顯見循環經濟過程還有很大改善空間,台化會持續努力。

嘉義縣長翁章梁說,嘉縣是牡蠣養殖大縣,大量蚵繩已成環境嚴重問題,但長期缺乏去化管道,現透過回收環保絲開發概念,嘉縣與台化一起為海洋環境改善盡心力。

海委會副主委蔡清標說,台灣是世界第3個擁有化學法散聚回收尼龍技術國家,台化更是全球成功量產的3家企業之一,不但落實循環經濟,還做到海廢變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