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回流電力供應成考驗 工研院建議規劃電力承載順序

工研院今天(22日)舉辦「電力資源規劃永續策略研討會」,邀請產學研專家參與探討維持供電穩定與友善環境解方。(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今天(22日)舉辦「電力資源規劃永續策略研討會」,邀請產學研專家參與探討維持供電穩定與友善環境解方。(工研院提供)


臺灣受到氣候暖化、臺商回流、大型半導體投資案等影響,用電量持續面臨挑戰,工研院今天(22日)舉辦「電力資源規劃永續策略研討會」,邀請產學研專家參與探討維持供電穩定與友善環境解方,幫助臺灣找出最佳電力資源組合,打造電力永續新未來。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供電穩定是全民關注的議題,但如今社會上尚缺電力承載順序與整合資源規劃的普遍觀念,所謂電力承載順序,指的是當電力系統面對用電量攀升以及負載端多樣的需求時,要尋求解決辦法的優先次序,其中有三個項目要優先思考,包括需量反應、節約能源、分散式電源等,如果這三者都不可行,再來規劃蓋變電所或新電廠;而整合資源規劃則是推動電力承載順序的工具,把所有電力來源進行最佳的整合運用。

他舉例,當你需要花錢時,會評估這筆錢是要從銀行活期存款、定存、股票、基金、或是房地產變現的優先順序來使用,並考量資金來源使用配比,像是活期存款就可以馬上使用,基金或是股票就必須等到賣出才能兌現,把資金做最佳化的運用,這就是電力承載順序與整合資源規劃重要的意涵。

南加州愛迪生公司執行總監邱維倫指出,2012年美國加州能源委員會通過「電力承載順序」政策,明確訂定電力資源使用的優先順序,依序為能源效率改善、需量反應、再生能源和分散式發電,最後才是傳統發電機組的開發。南加州愛迪生公司因應電力承載順序政策,2013年推行優先資源試驗計畫,優先採購高能源效率、需量反應、儲能與分散式再生能源,預計2021年可獲得200MW容量,在不新建新機組下,有效降低尖峰負載成長。

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張簡樂仁說,早期電力需求出現時,電業機構多專注在設立新機組等電源開發上,但現今隨著需量反應、能源效率、再生能源、儲能、智慧電網、分散式能源等生力軍加入供電行列,要把資源妥善運用,國際上多採用整合資源規劃,評估所有資源選項,並因應外在條件變化進行調整,在成本及風險考量下選擇電力資源最佳組合,目前美國已有超過一半的州施行整合資源規劃的規定。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