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地震日常 防災減災不可少

人生變動,就像地震一樣,因此每一步都要穩紮穩打,才能站穩腳步,而我們台灣,本身就在地震帶,建築結構的耐震度,必須列入考量,因為調查發現,台灣現有的四十多條斷層,未來發生地震的機會非常高,必須謹慎小心。

2018年花蓮縣發生芮氏規模6.2強震,統帥飯店等四棟大樓應聲倒塌,地震主因就是板塊運動擠壓誘發米崙斷層的錯動,米崙斷層早在1951 年的花東縱谷系列地震,就造成傷亡。

為了及早預防地震悲劇,集結全臺地球科學家的地震模型團隊,統計出44條斷層的發震機率。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 馬國鳳:「把台灣44條活動斷層的長度,它的幾何 還有我剛講的,它的回復周期,它是300年發生一次,還是1000年發生一次,它可能有很高的不確定性,但是至少有些數據 它是出來。」

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 徐澔德:「台南中洲構造的話,因為台灣西南部地區,正好在碰撞的環境裡面,所以那個地方各個構造的活動速率,其實相對來講都偏快,發震的機率,其實就跟它們的活動速率有關,活動速率越快,發生地震間隔 當然就會比較短。」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 馬國鳳:「如何面對你的危害度跟風險,你該怎麼準備,這準備可能要5年 甚至10年,例如說耐震規範 例如說老屋更新,耐震補強 如何說服民眾,開始注意這些事情。」

氣象局地震監測課課長 邱俊達:「透過全台灣分布的所有地震站,收到地震波訊息的幾秒鐘,就預估地震大概在什麼地方,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發送國家級警報,民眾能夠收到警報的時候,做好自身防護。」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總統教育獎程耀寬 體育之路頂住逆風
南海低壓帶增強 不排除形成颱風

👉家裡都該備一個防災地震包,必備品清單這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