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族與毛利人無法分割的連結」 紐西蘭商工辦事處在台歡慶毛利新年

昴宿星團具有導航和標記時節的功用,紐西蘭的原住民族毛利人就以該星團偕日升時,做為新的一年起始,而紐西蘭駐台外交機構「紐西蘭商工辦事處」連續第3年在台灣舉行毛利新年慶祝活動,紐西蘭駐台代表涂慕怡強調:「毛利人與台灣原住民族的連結,是台紐關係的特殊部分,有很多可分享學習。」

紐西蘭商工辦事處(NZCIO)2018年開始和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會)合作,在台灣慶祝毛利新年(Matariki),16日在台北陽明山舉行連續第3年的慶祝活動。毛利人以昴宿星團(Pleiades)偕日升(heliacal rising)時,代表新年到來,且若星團愈亮,意味來年氣候暖和及作物豐收。

2020年的毛利新年是在7月13日,但各部落的慶祝時間不一致,有的會立刻迎接新年到來,部分則會等到昴宿星團偕日升後的第1個滿月或新月,才會慶祝新年,而Matariki在毛利語的意思為「神的眼睛」,出席活動的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提到,阿美族語的「Mata」也是眼睛之意。

「Mata在阿美族語和毛利語都是眼睛的意思」,夷將.拔路兒說,這凸顯台灣與紐西蘭的地理位置雖然相隔遙遠,但台灣原住民族和紐西蘭毛利人是「無法分割的連結」,且毛利新年是家人團聚時刻,此時也顯示台灣原住民族和毛利人是一家人,在台灣舉辦慶祝活動,更顯雙方文化的深厚連結。

涂慕怡(Moira Turley)則說,前2次的慶祝活動都有邀請毛利人賓客來台,但這次受到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邀請紐西蘭貴賓來台共襄盛舉,但台紐仍維持原住民族及毛利人交流互動。夷將.拔路兒稱,這次能舉行毛利新年慶祝活動,顯示台紐雙方抗疫有成。

毛利新年:用傳統土窯悶熟方式煮的年菜(簡恒宇攝)
毛利新年:用傳統土窯悶熟方式煮的年菜(簡恒宇攝)

毛利新年:用傳統土窯悶熟方式煮的年菜(簡恒宇攝)

「毛利人與台灣原住民族的連結,是台紐關係的特殊部分,有很多可分享學習」,涂慕怡還指出,台灣與紐西蘭的經貿活動頻繁,且台灣在5月超越英國,成為紐西蘭的第6大出口國。她強調,基於毛利新年的團聚精神,期盼能回到能面對面互動的時刻,NZCIO也會竭盡所能提升台紐關係。

來自花蓮哈拉灣部落的阿美族人與紐西蘭歌手羅藝恆(Laurence Larson)分別進行表演,其中哈拉灣部落阿美族人用不同族群新創的歌曲演出舞蹈,最後也表演毛利人的「戰舞」(Haka),展現族群融合的信念。此外,活動少不了用傳統土窯悶熟方式(Hāngi)煮出的毛利新年年菜。

該活動出席來賓還有我國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澳洲駐台代表高戈銳(Gary Cowan)等駐台使節,以及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和民主進步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謝佩芬。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海洋藻類銘記地球有多暴力……研究驚人發現:「公牛海帶」基因藏有地震歷史痕跡!
相關報導》 綿羊無懼戰狼》北京與華府夾縫間,小國如何求生存?紐西蘭女總理雅頓摸索走出「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