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策法案幕後的政商關係

美國參議員提出「台灣政策法案」,外交部發言人高聲稱讚領銜提案者梅南德茲和葛瑞姆「今年4月才剛剛訪問台灣,返美後立即提出本項法案,深具代表性的旗艦型挺台法案」。

領銜提案的葛瑞姆4月訪台時當著總統蔡英文面要求台灣購買波音787客機,言行不得體,當天中文口譯官員自動過濾不翻譯,總統府中文新聞稿中遮掩這段話,事後被媒體揭穿,政府譴責媒體的報導「心態可議」、「認知作戰」,後來才改口矯飾承認。4月訪台行這風波,葛瑞姆對我元首直接而粗暴,外交部的發言把「台灣政策法案」與4月事件連結,真要把這法案定調為醜聞的連續劇?

外交部說葛瑞姆返美後立即提出「台灣政策法案」,實情是葛瑞姆返美先做的是發出新聞稿要求台灣購買波音787,連時間、數量、總金額80億美元都具體提出了。

葛瑞姆是去年底才去世的共和黨大老杜爾所培植的中壯世代。杜爾是國際事務領域舉足輕重的前參議員、政治公關,媒體日前披露蔡英文總統打電話給美國前總統川普恭賀當選,是台灣方面付錢給杜爾牽線安排的。對於媒體系列揭露政府與美國公關公司的往來,外交部18日聲明批評:「希望特定媒體重拾良心與專業,進行符合事實客觀的報導,而非替敵對國家服務,破壞台美友好關係,成台灣社會紊亂之源。」

其實2016年《華爾街日報》就報導,杜爾自己告訴記者「他與他的事務所安排了這通(蔡英文打給川普)電話。」《國會山報》(The Hill)當時也報導台灣政府每月支付兩萬美元給杜爾的事務所。外交部更該指控《華爾街日報》等美國媒體對台灣進行認知作戰。

推銷波音飛機、提出「台灣政策法案」的葛瑞姆與杜爾關係極近。葛瑞姆首次競選參議員,杜爾擔任其競選委員會主席,協助其統籌選舉資源。葛瑞姆2016年角逐總統初選時,團隊核心多位曾參與杜爾1996年的總統選舉。《紐約時報雜誌》2017年的專題報導〈如何在川普的華盛頓致富〉提到杜爾為剛果武力政權遊說時,講明了「在華盛頓沒有誰跟杜爾過不去」,說明了杜爾及杜爾一門,包括葛瑞姆的政經關係。

解讀「台灣政策法案」,必得關照葛瑞姆的利益,不能忘了他推銷波音的政商事實,當政府高調頌揚美台價值聯盟時,不能忽略了惡名昭彰的剛果也是杜爾等拿錢辦事的服務對象。用錢買關係未必不好,有時不花錢的更貴,例如在狂牛症疑雲下台灣開放美牛;在歐洲與中國大陸都拒絕下,台灣還開放萊豬。

如果花錢買了,就要買得值得。「台灣政策法案」的提議聽起來很慷慨,主張建立「台灣安全協助倡議」,於4年期間授權45億美元給美國「外國軍事金融」計畫(FMF)協助台灣。「外國軍事金融」為何?金援、借貸給外國購買美國軍事設備,不是直接贈與。自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美對台軍售已超過193億美元,「台灣政策法案」的4年45億美元不是送台灣的回扣或打折,而是未來4年台灣必須再支付的最低代價。這價格還不包括葛瑞姆已開出口的80億美元。

「台灣政策法案」充滿了生意,政治上仍不敢逾越美國的一中政策或中國大陸的一中原則,該法案的901節裡寫著「確認本法案裡,沒有任何內容促使與台灣恢復邦交或改變美國政府關於台灣國際地位的立場」。這法案滿滿口頭善意,以報答台灣金援美國政治人物的個人與選區利益。(作者為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