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故事賣國際番外篇】透過圖像小說讓外國人認識台灣 她揭海外版權推廣心法

今年1月安古蘭漫畫節,黃珮珊(左1)、周見信(左2)與KANA出版社編輯Timothée Gueden(左3)及漫畫評論家 Paul Gravett (左4)合影。(慢工文化提供)
今年1月安古蘭漫畫節,黃珮珊(左1)、周見信(左2)與KANA出版社編輯Timothée Gueden(左3)及漫畫評論家 Paul Gravett (左4)合影。(慢工文化提供)

慢工文化出版的台漫《來自清水的孩子》已售出6種語言版權,總編輯黃珮珊多年來在國際書展與海外出版社交流,也悟出一套版權推廣的心法。

黃珮珊2013年成立慢工文化,除了專注經營紀實漫畫,也積極推廣源自歐美的圖像小說,以小人物故事映照大時代的《來自清水的孩子》就是她心目中圖像小說的「基本款」,除了希望透過《來自清水的孩子》讓台灣人認識圖像小說,也期盼讓外國人藉此認識台灣。而類似《來自清水的孩子》的圖像小說在國外則有《茉莉人生:我在伊朗長大》等作品,海外讀者相對熟悉,「它在圖像小說圈已經被廣泛接受,所以我們來做一定也能被接受。」

黃珮珊進一步表示,2019年她出席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就養成與海外出版社編輯「分享」工作進度的習慣,「我會分享我正在做什麼作品,可以在製作前期就聽取他們的意見。」她舉例,曾有海外編輯向她表示,由於台灣不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國家,因此建議《來自清水的孩子》要以人物的心境變化為主,「他們不懂台灣的文化歷史,所以應該以人物故事帶出背後的歷史,而且要夠淺白,不能太複雜。」

《來自清水的孩子》繪師周見信(中)今年1月在法國安古蘭漫畫節接受當地媒體採訪。(翻攝自文策院臉書)
《來自清水的孩子》繪師周見信(中)今年1月在法國安古蘭漫畫節接受當地媒體採訪。(翻攝自文策院臉書)

黃珮珊表示,不能只是一味推銷版權,用聊天、分享的方式與海外出版社交流,反而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也能了解彼此需求。例如買下《來自清水的孩子》法文版的出版社KANA雖然以出版日本漫畫(Manga)為主,但旗下也有「Made in」系列,專門出版亞洲的文化、歷史及傳記作品,《來自清水的孩子》也因此獲得青睞,「這些都是在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回饋。」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台灣故事賣國際1】他高中參加讀書會就被關了10年 台灣人的故事轉成6種語言躍上國際
【台灣故事賣國際2】《來自清水的孩子》橫跨90年考證難度高 2菜鳥漫畫創作者首度合作就奪獎
【台灣故事賣國際3】打造圖像小說經典款 《來自清水的孩子》以台灣小人物映照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