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森林碳匯不給力

國發會發表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策略及路徑」中碳匯的增長有限:森林碳匯目前每年移除21.4Mt,到2050年每年移除22.5Mt,未來28年的成長極為有限,是態度不夠積極?抑或是自然機制所限?我們必也須追問,森林是一個保險的碳儲存庫嗎?台灣還能夠增加多少森林碳庫的量能?

回顧全球1850年以來大自然各碳庫之間的流量消長,科學家們發現溫室氣體的吞吐是由自然界的化學平衡所主導,亦即,當人們將年年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時,送往海洋以及森林的碳通量也隨之水漲船高;這是因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分壓增加,也就加強光合作用的效力,也增強了二氧化碳溶於水的能力,基本上,靠著物質濃度的化學平衡機制增加了海洋與森林的碳儲存通量。

細看環保署公布的《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檢視從1990年到2019年這30年間的碳排放量與移除量,我們發現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排除量(森林碳匯)之間似乎有個等比關係。有個明顯的例證: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經濟景氣嚴重衰退,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減,那一年台灣並沒有伐林濫墾,森林的碳移除量竟也以同比例減少,顯然這與計算的方法論有關,基本上反映了化學平衡的自然原理。同理可證,如果未來全球減碳有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升高,那麼森林的天然減碳能力也就裹步不前,台灣也沒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森林碳吸收量。

因全球暖化,近年每年高溫乾旱的時間拉長、範圍增加,各地連年傳出森林大火,連西伯利亞、阿拉斯加也火焰沖天,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些森林從原本的固碳利器轉成二氧化碳排放源,顯然森林碳庫不保險。

台灣處於東亞季風帶,終年都有雨霧的滋潤,一般不常有森林大火,故而可成為一個較為安全保固的碳庫。過去數十年我國厲行森林保育,禁伐禁墾,有了一個相當穩定的森林碳庫,每年幫台灣清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約為排放量的1/10弱。這個數字比全球的數值低,但也很難再增加,原因之一是台灣地狹人稠,已經難有多餘的大片土地可供造林。

其次,台灣地處亞熱帶,溫熱潮濕,掉落的樹葉枯枝很快又氧化成二氧化碳,返回空氣中,而少數落入土中掩埋的腐植質又因侵蝕旺盛,很快暴露、氧化,不易留存在土壤庫中。2021年《自然》雜誌一篇權威文章盤點21世紀以來全球各國森林碳吞吐量,表明台灣的森林雖有移除一些大氣二氧化碳,但是量並不是很大,說明台灣囿於先天限制,很難有重大突破。

既然台灣森林的固碳能力(綠碳)有限,看來我們要將眼光移往其他的天然碳庫,產官學各界應可多著墨於海洋碳庫(藍碳)與土壤碳匯(黃碳)。

(作者為逢甲大學創能學院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