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劇開啟新頁──談《斯卡羅》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陳文瀾

公視電視劇《斯卡羅》引發收視熱潮,收視率創公視開播21年來新高,並繼東京奧運之後,成為社群媒體討論最熱烈的議題。《斯卡羅》縱使引發正反意見爭論,卻也激起更多人認識台灣歷史的熱情,已寫下台灣歷史劇的新頁。

值得探究的是,同樣取材於歷史,台灣中、壯年以上的民眾,都參與過《國際橋牌社》、《天橋下的魔術師》等劇背景時代,卻對《斯卡羅》牽涉的歷史事件頗為陌生,《國際橋牌社》、《天橋下的魔術師》雖也曾引發議論,但熱度遠不及《斯卡羅》。

巧合的是,同樣以國境之南為故事原點,2008年上映的《海角七號》,掀起台灣最新一波的電影熱潮,10餘年偶有佳作,包括若干歷史電影,如同為魏德聖籌劃的《賽德克.巴萊》、《KANO》。《斯卡羅》若能帶動台灣歷史電視劇拍攝浪潮,價值、貢獻將超過所引發的爭議。

歷史劇翻轉了歷史詮釋

早年,普羅大眾對歷史的認識,多來自歷史小說,而非史書;晚近,歷史劇取代了歷史小說,成為普羅大眾歷史觀的主要型塑者。以中國為例,大多數人早已將《三國演義》視為正史,就算不斷有歷史學家根據《三國志》挑錯,《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從未削減半分;而《雍正王朝》、《大明1566》、《走向共和》三部歷史劇,更徹底地翻轉了歷史詮釋。

原本,雍正皇帝被視為與桀、紂同等級的暴君,但《雍正王朝》播映後,他反倒變成了勤政愛民典範、皇帝勞動楷模。原本,嘉靖皇帝被視為嚴嵩、嚴世蕃父子欺矇的昏君,但《大明1566》問世後,他反倒成為權術平衡聖手。原本,李鴻章被視為賣國賊、康有為被視為變法英雄、袁世凱被視為禍國梟雄,但《走向共和》一出,李鴻章有了可敬之處,康有為有了可鄙之處,袁世凱有了可同理之處。

管窺台灣電視歷史劇的歷史,早年雖有《西螺七崁》、《賣鹽順仔》等民間社會傳奇,但主流是中國歷史劇,如《江南遊》、《包青天》、《戲說乾隆》、《還珠格格》、《一代女皇武則天》等,族繁不及備載。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電視歷史劇尚在萌芽階段,《戲說乾隆》、《還珠格格》還曾風靡中國,並衍生多部仿作。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葉後,台灣意識抬頭,加上中國電視歷史劇發展已臻成熟,並大舉在台灣上映,其「歷史感」更為逼真、寫實,台製中國歷史劇乏人問津,就此快速蕭條。當然,台製中國歷史劇尚未絕跡,反倒存在於台語劇中,如歌仔戲與《神機妙算劉伯溫》、《一代神相賴布衣》等,及宗教台的高僧故事電視劇,如《鑑真大和尚》等,但少人將其視為歷史劇。

自20世紀90年代末葉以降,雖相繼有台灣電視台製播以台灣歷史為主題的電視劇,如《浪淘沙》、《醬園生》、《黃金稻浪》、《台北歌手》、《紫色大稻埕》、《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等,雖製作、拍攝尚稱用心,但收視率遠不及從西渡而來的中國歷史劇,知名度甚至不如多以怪力亂神為主題的《戲說台灣》。

東奧之後再推《斯卡羅》,意義深遠

然而,就像台灣選手在東京奧運大放異彩,是體育界過去20年努力的成果。故事嚴肅的《斯卡羅》從首集就引發熱潮,也奠基於台灣影視界過去20年不斷燃燒熱情,不斷嘗試新的題材,才將台灣歷史劇,從冷灶燒成熱灶,且持續升溫中。

從同是曹瑞原執導電視劇、2015年上映的《一把青》,到之後的《國際橋牌社》、《天橋下的魔術師》,台灣歷史劇已脫離「叫好不叫座」的魔咒。可喜的是,佳作出現愈發頻密,閱眾已從小眾、分眾,走向大眾。

東京奧運是台灣運動史的新里程碑,在柔道、羽毛球、空手道、女子拳擊等項目,首次奪下獎牌,桌球、射擊也在蟄伏多年後,重返榮耀。更令人欣慰的是,台灣選手心理素質遠勝前輩,當比賽落於下風時,仍勇於奮戰、鬥志昂揚,且大多談吐、舉止合宜,成功打造台灣運動員的新形象。

同樣的,暫將是否貼近史實的爭議存而不論,《斯卡羅》演員的表現,也超越前輩演員,自信、雍容、優雅,演出不慍不火、恰到其分。但一如東京奧運的佳績,選手是幕前英雄,教練、隊醫、防護員、治療師、營養師、科技相關人員,則是幕後英雄,而《斯卡羅》大獲好評,監製、編劇、燈光、道具、佈景、服裝、化妝人員,皆功不可沒。

有人將改編自陳耀昌小說的《斯卡羅》,比喻為台灣的大河劇,但在意義上,更接近韓國的歷史劇,是重塑民眾歷史意識的基石。自21世紀起,韓國各家電視台紛紛拍攝歷史劇,數量超過台灣歷史劇數倍,在台灣知名度較高者,有《大長今》、《明成皇后》等;其題材也遠較台灣歷史劇多元,見證當代韓國人對歷史的多元詮釋,不再視歷史為「鐵板一塊」。

韓國電視歷史劇重塑了以韓國為主體的歷史觀,現已從量變達成質變,不僅解開「韓國是商王國遺民建立的國家」、「朝鮮曾是華夏政權屬國」的歷史枷鎖,並從被日本殖民的傷痛走出,值得台灣效法。當下,對《斯卡羅》的批評,多出自求全的期待,而批評原是開放社會常態,亦是防杜歷史劇走向死胡同的良藥。

借鏡於中國對歷史劇的批評,其將歷史劇區分為歷史正劇、虛構劇;《雍正王朝》、《大明1566》、《走向共和》等都被視為歷史正劇,而在正史縫隙中「二次創作」的《步步驚心》、《後宮甄環傳》,與純屬杜撰的「仿歷史劇」《瑯琊榜》、《慶餘年》,則屬虛構劇。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對《斯卡羅》的責難,乃因將其視為歷史正劇。其實,歷史正劇、虛構劇難以兩分,就連被譽為歷史正劇經典、後劇難以超越的《雍正王朝》、《大明1566》、《走向共和》,為求戲劇效果,虛構比例都高達30%,服裝、辭彙等細節,亦與歷史紀錄多所出入,但罕有人批評其「背離史實」。

拍攝台灣歷史劇困難重重,困難在於台灣歷史史料寡少、散逸,考證又頗為困難,虛構成分必然較高,「抓漏」實非難事;不必侷限於歷史正劇的框架,或許更能體會以戲劇鏤刻歷史的真諦。台灣需要的是更多歷史劇,待眾聲喧嘩、百花齊放,台灣普羅大眾歷史觀將更多元,卻更能彼此對話。

30餘年來,台灣國家認同已逐漸堅實,但此認同現只有骨架,嚴重欠缺血肉、肌理;生死人、肉白骨的養分,不是經濟,而是文化,而歷史劇更是大眾文化的重要一環。可喜的是,除了《傀儡花》,台灣還有許多值得拍攝成電視劇的歷史小說,尚待電視台慧眼!

期待《斯卡羅》不僅掀起台灣歷史劇收視熱潮,更能帶動寫作、閱讀台灣歷史小說的風氣。畢竟,歷史小說是歷史劇的火車頭,火車頭若不往前進,《斯卡羅》熱潮將僅是曇花一現。

作者學生時代,醉心科學、哲學、棒球,就業後,出版過政治、教育、體育、財經類書籍,現專事產業研究。

更多思想坦克文章

立陶宛的台灣時刻──破產的十七加一、價值外交與美歐中關係

令人痛心的疫苗之亂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