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機會!美國「合縱歐亞 天下圍中」成局 中國難爭鋒

戰略學者陳文甲教授認為,美國刻正進行「合縱歐亞之形,反制中國之勢」外交戰略,也正是台灣確保永續生存的絕佳機會。圖:Jake Ingle
戰略學者陳文甲教授認為,美國刻正進行「合縱歐亞之形,反制中國之勢」外交戰略,也正是台灣確保永續生存的絕佳機會。圖:Jake Ingle


隨著美國總統拜登於6月9日至16日的訪歐,憑藉著世界首強的優勢軍事、科技、經濟、金援及疫苗實力,以及前幾個月來鞏固的「印太戰略」的堅實後勁,期間在英國的七國集團(G7)峰會、比利時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及歐盟美國(EU-US)峰會上,由拜登帶頭「連橫合縱」西方民主國家組成國際陣線,在臺海、抗疫與氣候變遷上展現團結一致的立場,尤其在對抗中國違反國際規範更是達成了共識,所以拜登概已取得此行的初步成果;至於最後一天的美俄峰會,拜登也發揮「借力使力」的勢頭,獲得「形式重於實質」的戰略效果,也就是說拜登順著「合縱歐亞」之勢,一則用以「戰略威懾」,建立美日戰略穩定與可預測的關係,二則藉以「戰略連橫」,拉近俄羅斯遠離中國,使之相信中國對美俄兩國都構成重大威脅。

拜登此行的戰略意圖就是如同《韓非子五蠹》所說的「從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即在「重建盟友,反制中國」。而放眼拜登政權的外交安全戰略,有別於川普政權時的「美國優先、中美貿易戰」的「單邊主義」,而是高舉「合縱亞歐、反制中國霸權」的「多邊主義」。所以拜登在1月20日就任後,首先於3月12日在「印太戰略」框架上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為起手式,接著3月16日的日美「2加2會談」得到落實,4月9日「美日高峰會」再以鞏固,同時4月5日至7日在印度洋舉行的美日印澳與法國等5國在印度洋舉行的「拉佩魯斯」(La Pérouse)聯合軍演,標誌法英德等幾個歐洲幾個主要國家投射軍事實力到遙遠的印太地區來,既在呼應美國一同反制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擴展事態,並且要在美中對抗下確保自身在印太地區的利益。而今隨著拜登總統6月歐洲行的戰略意涵,當然也就在緊密「印太同盟」的基礎上,積極拉攏「美歐同盟」;亦即藉由「亞洲版的複製北約」結合「歐洲版的傳統北約」,打造一個屬於美國獨霸的「亞歐版的天下北約」。所以美國刻正進行的「合縱歐亞之形,反制中國之勢」外交戰略,據以「美國主導,天下圍中」之形勢已然成局。


美日印澳與法國等5國在印度洋舉行的「拉佩魯斯」(La Pérouse)聯合軍演。(資料照/ANI@Twiter

回顧美歐關係,川普執政時期實行的「單邊主義」要求歐盟成員國提高北約開支出資份額,導致雙邊70餘年來的外交關係生變,而今拜登的6月9日起的訪歐除了「多邊主義」的體現之外,最主要是修補雙方裂痕,希望拋開川普時期造成的敵意與孤立;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6月10日則下達密令,將中國及其軍事建設議題列為美國國防政策的首要重點,而非過去20年的任務多半聚焦在對抗中東地區聖戰士武裝分子,更是凸顯美國當前國防戰略首在因應中國構成的挑戰。因此從上揭拜登訪歐與美國國防部長談話,以及回顧拜登總統就任來的五個月來,法英德等幾個歐洲主要國家已派遣或即將派遣軍艦加入印太同盟國家進行軍演,亦可證明以美國為首的亞歐聯盟刻正對中國的擴張進行全面的戰略圍堵。

先行建立「第二道同盟體系」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2017年上任後,美中關係正式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的兩強爭霸局面,美國為進一步遏制中國向外擴張,遂於2018年制定「印太戰略」,聯合日印澳等國,進而從印度洋、南中國海及東海等方向連成一線建立「第二道同盟體系」 (「四方安全對話」),並納入臺灣、韓國;而至拜登上任後更聯合歐洲的英法德等國,除派遣海軍巡弋南海、東海之外,並制定自身與歐洲版的「印太戰略」,並強調未來將在該地區保持常態性的軍事存在,如此從東海、臺海、南海、印度洋及歐亞大陸共同來遏制中國的惡性擴張。

歐盟強調海軍重返印太

今年4月份,歐盟基於印太地區目前面臨強烈地緣政治競爭直接影響其利益,為強化該地區戰略焦點、勢力和行動,以維持地區穩定、安全、繁榮和永續發展,是以通過首份印太戰略指導文件「印太地區合作戰略」,強調自由、開放且符合國際法的航道是歐盟戰略利益關鍵,因此將透過所屬成員國在印太地區建立歐盟海軍勢力對其是有重要意義,該份文件揭示歐盟海軍將彰顯在印太地區的存在,以維持地區穩定、安全、繁榮和永續發展。此外,歐盟近期和中國因新疆問題導致雙邊關係倒退,歐洲議會在5月20日以懸殊比數表決通過凍結中歐投資協定,預計歐洲對印太地區的關注與海軍兵力投射將更為積極。

法國海軍巡弋印太海域

法國是印太主權大國,如今在印太有七個海外省和海外領地,國土面積46萬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達到900萬平方公里,約佔法國總1100萬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總面積的百分之80以上,此外法國在印太地區的海外領地居住着160萬公民,常年在印太地區內保持7,000兵力之軍事規模,因此法國也自詡為印太國家。所以隨著中國近來在南海填海造陸、強化海軍艦隊實力、持續性的聯合軍演,甚而在1月通過《海警法》,這些舉動都讓區域緊張情勢升高,令印太各國感到不安。而法國為維護在印太地區利益,呼應美國印太戰略要求,分別於4月和5月間,派遣核潛艇、兩棲攻擊艦和拉法葉級巡防艦,參加美日澳印等5國在印度洋的「拉佩魯斯」海上聯合軍演,以及美日澳等4國的「ARC21」陸海空聯合軍演。

德國派遣軍艦穿越南海

亞洲一直是德國除了歐洲本身之外,最大的出口市場,然而德國對亞洲的出口,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鏈和公海通道,因此印太地區情勢的不穩定,將傷害德國的經濟利益。為加大對印太地區的關注力度,3月初德國國防部除宣布「巴伐利亞」號護衛艦(Frigate Bayern)8月將從威廉港起航前往遠東,返航途中將穿越南海,這是2002年以來首艘德國軍艦穿越南海;並表示德國制定印太指導方針,以期在其民主價值觀和國家利益受到影響的地區的必要作為。

英國派遣航母造訪印太地區

英國脫歐之後,基於「全球英國」理念,同時為美國在歐洲地區最忠實的盟友,積極介入亞洲事務。首先於2020年9月派遣外交大臣訪問越南,並發表「關於英國與越南的戰略夥伴關係:未來十年發展定向」的聯合聲明,表示將繼續副部長級和高級軍事官員互訪,加強雙邊防務安全合作。更於5月下旬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展開為期半年的印太之旅,期間將訪問印度、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印太國家,並與日、韓實施聯合軍演。


英國海軍與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圖:smrmoorhouse

歐洲大國正式介入印太事務

如同上揭所言,英國、德國及法國等歐洲3大強國已具體介入印太事務。其中英國向來是美國最忠實的盟友,兩國同文同種,雖然大英帝國已經沒落,但美國的興起仍然是盎格魯薩克遜的延伸,且在其今年3月份公布之外交政策報告確立外交重心將轉移到印太地區;法國是歐陸中最具雄心壯志的國家,尤其在馬克宏上台之後走訪了印太4個成員國,雖然法國的外交政策有時候獨立自主特色相當鮮明,但對印太的看法卻是一致的,所以法國是歐洲國家中在印太地區軍事活動最密集的國家;德國在冷戰結束後依靠美國強大的保護傘,得以承擔中歐地區的領導者,並發展成為歐洲與全球重要的經濟體,使得該國在成為主導歐盟發展領頭羊之一,因此憑藉與美國的安全關係,以及在印太地區的巨大的貿易利益,配合美國印太戰略,清楚宣示德國立場,有利於國家整體發展。

向中國傳達重要的訊息

歐洲國家介入印太事務,並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其用意不見得會在美中爆發軍事衝突時直接或間接出兵協助印太同盟,但仍會透過政治、經濟手段牽制中國,而派船艦巡弋印太地區最重要是要向中國傳達三項訊息,首先是對中國的擴張,歐洲國家是感到憂慮的;第二是表達歐洲國家並不認同中國對南海的主張,而更強調在國際水域航行自由權;第三是希望台海維持和平穩定,不希望中國以武力改變該地區的現狀。這三點攸關歐洲國家在印太地區的利益,當然並不希望當前的國際秩序劇烈重組,其願景在於是建立一個自由、開放、包容和基於規則的印太秩序,也如同法國近期連續參加兩次印太戰略的聯合軍演,來展現自己在印太地區的角色和話語權。

「美國主導,天下圍中」已經成局

拜登政權的美中博弈戰略,有別於川普政權時的「單邊主義」,而是採取「多邊主義」的戰略思維,用以「重建同盟」的戰略手段,達到在中國的周邊建立一個由美國主導的「歐亞同盟,反制中國」的戰略目標。所以隨著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先行透過四方安全對話、日美高峰會談及印太聯合軍演等作為來鞏固「印太同盟」後,近日又藉由歐洲行之大打疫苗外交、全球新計畫「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等作為,來拉攏「美歐同盟」,可見美國正以「合縱」印太與歐洲對中國進行全面性的圍堵與反制,因此「美國主導,天下圍中」已然成局。

至於評價拜登此行能否完全達成「歐亞同盟,反制中國」的戰略目標,可能如同外界所評論的很難「畢其功於一役」,原因在於五個方面:一則是歐盟在4月19日通過的《歐盟在印太地區的合作策略》印太戰略文件中,顯示歐盟在印太地區是尋求合作而非衝突;二則是川普政權時代美國與歐洲、北約與俄羅斯的裂痕仍在;三則是美歐在關稅及豁免疫苗專利等議題,雙邊仍存在諸多矛盾;四則,基於地緣政治關係,中國對北約沒有直接軍事威脅,太過強調應對中國,反會分散北約對主要目標俄羅斯的警覺,且會促成中俄更加緊密的戰略依存;五則,歐洲與中國有高度的經貿利益依存關係,且會影響到歐盟將與中國正式確認《歐中投資協議》。然而在「經濟依賴中國、安全依賴美國」的歐亞國家,面臨今後更加複雜的外交安全環境,更難在美中之間找到平衡,一旦面臨國家安全受到中國威脅時的關鍵問題上,屆時必會產生「衣尾效應」(Coattail Effect),理所當然地需要緊靠著美國絕對優勢的軍事、科技與經援的撐腰,而上揭五個問題點將迎刃而解,因此「美國獨霸」的局面將賡續獨領風騷,也會繼續主宰國際秩序,以中國僅有的棉薄之力豈能與之爭鋒。

臺灣應善用「戰略優勢」

此次拜登訪歐無論是在G7或北約或歐盟,都一如4月美日峰會的模式也再度提及臺灣,也強調「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以及「我們仍然嚴重關切東海和南海的情勢,並強烈反對一切片面改變現狀並加深緊張的企圖」,全球之所以重視臺海和平穩定與區域安全,以及與美國等理念相近的印太及歐洲國家的軍艦持續在印太區域進行自由航行任務,顯見臺灣處在美中博弈的「地緣槓桿」關鍵熱點,也位居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絕對優勢」的領先地位;因此臺灣應該善用地緣及科技的「戰略優勢」,經由美國的連結同印太與歐洲進行多面向的合作,也要在強化自我軍事防衛能力的同時,要以經貿科技的硬實力與民主價值的軟實力,具體體現美國主導的「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行動方案,才能據以反制中國對臺海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企圖,確保臺灣的永續生存發展。

延伸閱讀

從不能說的秘密到你不能不知道!拜登歐洲之旅不僅固樁也顧台海和平
拜登歐洲行合縱連橫 力圖打造一致抗中陣線(影音)

作者》陳文甲教授 台灣日本研究院顧問。曾任: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一副會長、國策院資深顧問;並於開南大學、中山大學、中興大學、政治大學…等校執教。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中共熱鬧慶建黨百年 對比「西方國家」期許中國民主化的尷尬與失落
從不能說的秘密到你不能不知道!拜登歐洲之旅不僅固樁也顧台海和平
波士尼亞屠夫將被關到死 仍有獨裁現行犯正在種族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