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還有電可以用,要感謝李登輝、馬英九兩位總統

最近,「重啟核四」公投議題吵到沸沸揚揚,這已非「擁核」「反核」的意識型態之爭,而是台灣到底要不要有穩定的電力來源?

當台積電11月10日公布要去高雄投資後,當地人迎來久違春燕,喜上眉梢。但,政府不肯面對的是:能否有足夠電力供產業發展。今天「護國神山」台積電還能有電可以用,24小時不斷電製造晶片,真的要感謝李登輝馬英九兩位前總統。

眾所皆知,不管是交通建設或電力開發至少都要十年以上時間,以大家習以為常的捷運為例,早在1970年,政府就啟動規劃了。50年後的今天,才能有遍及雙北的捷運網絡,絕非一任市長可成。

電力開發也是如此。尤其是近20年來,從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後,電力已非單純的科學問題,而淪為意識型態之爭。

1986年9月,民進黨創黨時,將「反對新設核能發電機組,開發替代能源,限期關閉現有核電廠」列入黨綱,從此「反核」「台獨」並列為兩大神主牌。所以2000年5月20日,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後,興建中的核四隨即迎來坎坷命運。

核四廠。蘇義傑攝
核四廠。蘇義傑攝

核四廠。蘇義傑攝

2000年10月27日早上,陳水扁與當時的國民黨主席連戰舉行「扁連會」,會談融洽,雙方也對「續建核四」進行溝通。豈知,會談結束不到一小時,行政院隨即宣布停建核四,當眾打了連戰一耳光。民進黨毫無誠信的「兩面手法」,也種下日後政壇紛紛擾擾的惡果。

後在行政院與立法院多次協商後,於2001年2月14日宣布核四復工。根據當時在核四廠的前主管表示,2006年,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還追加預算,全力支持核四的興建所需。

能源「真相」被掩蓋,陷入「有理說不清」的困境

但,民進黨內部卻出現分歧,2002年9月21日,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走上街頭,倡議核四公投。2008年政黨再次輪替,馬英九執政後,核四持續興建,2014年4月15日,林義雄以「無限期絕食」的激烈方式,呼籲停止核四,引起眾多反核團體支持。

2014年4月28日,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為化解民眾疑慮,宣布核四「封存」,決定於安檢完成後,不放置燃料棒、不運轉,以備日後啟用,但必須經公投決定。核四於2015年7月1日進入封存狀態,每年仍編列維修費用至今。

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視察核四。蘇義傑攝
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視察核四。蘇義傑攝

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視察核四。蘇義傑攝

2016年5月20日,第二次政黨輪替,蔡英文擔任總統後,隨即將「2025非核家園」入法,推出2025年「燃氣五成、燃煤三成、再生能源二成」的新能源政策。

從此,台灣的電力開發幾乎以「服務政黨」為導向,「專家意見」早已束之高閣。

當今年發生「513」「517」兩次全國大停電時,諸多民眾僅感受到幾小時的不便,殊不知,電力開發早已支離破碎,台電的工程師每天都在走鋼索。「除非連續停電好幾天,否則民眾完全無感,甚至有人認為是特定人士放的假消息,」關心能源的人士在群組裡發出無奈之語。

▷▷ 延伸閱讀2025年,台灣進入限電 「黑燈」時代?

其實,如果不是老天爺幫忙,雨水充沛,抽蓄水力應急救援,今年的10月7、8日;11月3日、4日都要分區限電了。

一位知情人士說,台灣水資源非常缺乏,11月已進入枯水期,除非逼不得已,否則不會超放水庫的水以發電應急。尤其是11月5日時,台電竟然開始「降壓」「降頻」,這只有在備轉容量亮紅燈或黑燈,就是面臨「生死關頭」時才會使用。可見這一年來,台電隨時瀕臨在限電邊緣。

但,由於能源議題過於艱深,民眾也是興趣缺缺,加上執政黨動用各種資源,全力宣導,致使能源「真相」被掩蓋,讓科學議題陷入「有理說不清」的困境。

陳水扁接收李登輝豐厚「遺產」,卻中斷電力開發

撇開能源專業議題不談,現在該是算總帳的時刻了。看完這筆電力的帳目表,讀者或許能理解為何專業的電力開發計畫如此重要了。

能源專家、吉興工程顧問前董事長陳立誠彙整2000至2019的20年間,已經蓋好以及將完工的電力機組。這20年剛好橫跨了陳水扁(2000至2008年),馬英九(2008至2016年),以及蔡英文(2016至今)三位總統。

由陳立誠所整理的資料中發現,陳水扁時代,幾乎每年都有新機組加入發電行列。任內八年共有902萬瓩的新機組完工,平均每年增加112.75萬瓩的電力。但,馬英九時代,第一任完工的新機組降為273萬瓩,第二任已無新機組,平均每年僅新增34.125萬瓩。

外界光看數據,會認為陳水扁政府很盡責,所以電力開發成果豐碩,馬英九政府卻乏善可陳,實情卻剛好相反。

前總統陳水扁幸運接收李登輝豐厚的電力「遺產」。Flickr by david3108
前總統陳水扁幸運接收李登輝豐厚的電力「遺產」。Flickr by david3108

前總統陳水扁幸運接收李登輝豐厚的電力「遺產」。Flickr by david3108

一座電廠從規劃到商轉,至少八至十年時間,必須前任規劃、施工,後任才有剪綵的機會。細數陳水扁時期商轉的機組,無一不是前總統李登輝任內己規劃或動工的。

陳立誠說,陳水扁很幸運,接收李登輝豐厚的電力「遺產」,馬英九就沒這等好運了。在馬英九任內完工的,僅有一個很小的星元機組(49萬瓩),算是陳水扁唯一留下的遺產,而最重要的大潭機組,卻是李登輝時代就開始規劃設計的。

「換句話說,馬英九運氣很差,主因是陳水扁時代已中斷電力的開發建設,導致馬英九任內商轉的機組大幅下降,加上核四封存,讓台灣面臨缺電、限電的危機,」陳立誠進一步說明。

馬英九送給蔡英文667.9萬瓩的「電力」大禮

不只如此,陳水扁時期完工的,很多是低廉成本的燃煤機組,馬英九第一任接收的,卻是成本高昻的燃氣機組(大潭電廠),當時天然氣價格飆漲,馬英九才不得不於2012年祭出「油電雙漲」,導致民怨沸騰、民調支持度大幅滑落。

如果不是馬英九尊重專業,反應成本,實施「油電雙漲」,並立下「浮動油價」「電價審議公式,調幅不超過3%」等制度,民進黨二次執政後,恐引來更多民怨。現在,民眾早已習慣浮動的油價,油價也不再是爭論議題了。

即便如此,民進黨還是怕失去選票,每年審議也不願意採用電價審議公式,以反應實際電價成本。最終,所有虧損由台電自行吸收,其實就是全民埋單。

稱職的領導人會尊重專業,制訂電力開發計畫,並予以執行興建。李登輝、馬英九都做到了。

馬政府一上任,就面臨「反核」的龐大壓力,決定核電廠不再延役,經台電研究評估後,深知未來用電恐出現問題,想盡辦法規劃其他電力來源,並積極興建新的機組。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彙整資料後,算出馬英九任內興建的電廠,共有八部新機組在蔡英文總統任內商轉,分別是2016年的林口新燃煤1號機組;2017年的林口新燃煤2號機組;2018年的大林新燃煤1號機組、通宵新燃氣1號機組;2019年的大林新燃煤2號機組、通宵新燃氣2號機組、林口新燃煤3號機組,以及2020年的通宵新燃氣3號機組。

葉宗洸說,這些都是馬英九任內開始興建,送給蔡英文的「電力」大禮,總計蔡英文五年任內新增667.9萬瓩,平均每年增加166.975萬瓩的電力,超過李登輝留給陳水扁,每年平均完工機組的112.75萬瓩。

蔡政府最新的電力機組時程規劃。資料來源:經濟部
蔡政府最新的電力機組時程規劃。資料來源:經濟部

蔡政府最新的電力機組時程規劃。資料來源:經濟部

執政者不能只繼承電力遺產,卻留下缺電爛攤子

這也說明「尊重專業」的重要性,李登輝、馬英九政府提出正確的電力開發計畫,才會有陳水扁、蔡英文時期的穩定電力來源。如果,不是前人奠下根基,高耗能的半導體產業哪來的充沛電力,更何況是用電量達到全國5%的台積電。

現在,台積電還持續在高雄、新竹興建新廠,以目前蔡政府的新電力配置,真的能滿足民生與產業的需求嗎?

葉宗洸比對經濟部民國108至116年的新增、除役機組時程規劃表,從110年到114年,總計要除役的傳統機組(燃煤、燃氣、燃油)為1009萬瓩,預計新增的傳統機組僅887萬瓩,尤其是天然氣三接、四接工程又遙遙無期,燃氣新機組仍有變數。雖然再生能源會持續增加,但原先規劃2020年須達到9%,實際上僅有5.4%,再生能源未必能依照規劃的時程完工。

從種種跡象看來,葉宗洸認為,114年(2025年)還是會缺電。「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113、114年各新增一組燃氣電源,共250萬瓩,並沒有標註電廠名稱,到底是台中、協和燃氣廠,還是其他?」

看看李登輝、馬英九專業領導的成果,留給接任者穩定的電力來源。如果,目前的能源政策已出現問題,蔡英文是否應該改弦更張,提出可行又穩定的替代方案,不能只繼承前任的電力遺產,卻留下缺電的爛攤子,既影響經濟發展、又會導致電價上漲,這已是動搖國本的國安議題了。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