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行政能量不足 如何扛起改革使命

鐵路、公路這些民眾仰賴的交通一再發生事故,尤其這次台鐵太魯閣意外,更不禁讓人擔憂,到底如何讓民眾安全獲得保障,強化政府的風險管理機制與能力,讓相關單位能時時上緊發條,各領域專家學者,一同為台鐵把脈,提出相關建議,也督促政府應該要把交通安全視為最迫切改善的施政項目。

408次太魯閣事故後,工地管理嚴重疏失被放大檢討,在2018年普悠瑪事故後就成立台鐵總體檢改善小組,但台鐵2020年一般行車事故共58件,行車異常事件還多達572件,顯示台鐵在確保行車安全上並沒有積極作為。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 李克聰:「類似(這次)這樣子的高風險的路段,不一定在施工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全面檢視,在這個部分的自動監視防護系統,應該怎麼做,將來各種風險不斷的行程,如果有人蓄意或者是不注意,有任何大的掉落物,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監控預警的系統。」

不過為什麼這項邊坡維護工程已經施工一段時間卻沒人發現工地管理疏失?整起標案從專案管理、設計監造到施工及協力施工單位,上到下的廠商每個環節的風險控管,全部失靈。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 李克聰:「這麼一連串的風險串起來,就造成這麼嚴重的事故,所以我們要把工地管理,一定要做一個徹底的檢討根改善,然後整合我們台鐵的運工機電,這四大單位橫向聯繫的,這樣子的一個溝通協調的問題。」

想減少意外,台鐵工會也提議,因為東部幹線多為彎曲路段較危險,應該使用較平穩的pp自強號列車,也能增加一倍的運量。

台鐵工會研究組組長 林佑哲:「PP自強號它的座位,可以達到600多個,所以說它是大運量的車種,基本上現在東部幹線,比較少PP這些在跑,所以應該把PP列車,拉到東部幹線運營。」

而太魯閣和普悠瑪列車,因為是傾斜式車廂,公會建議可以移到較筆直的西部幹線行駛,在調度合理的情況下,不論在速度、票價,討論出符合民眾需求的方案。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扎根科普教育! 全民科學月在嘉義義竹國中
慢飛天使創作之路 有媽媽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