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黎榮章/18歲公民權失敗

▲支持團體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宣布此次推動修憲失敗。(圖/記者黃仁杰攝,2022.11.26)
▲支持團體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宣布此次推動修憲失敗。(圖/記者黃仁杰攝,2022.11.26)

九合一選舉剛結束,這次投票合併憲政史上首次進行的修憲公民複決。這次憲法修正案,是由立法院在今年3月通過,要將我國國民的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門檻由20歲降至18歲,簡稱「18歲公民權」。依規定,立院通過修憲案後,須交由公民複決,公民複決通過門檻很高,有效同意票要超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才算通過。依中選會公告,此次複決案投票權人數為1923萬9392人,換算下來同意票數須超過961萬9697票,超高門檻讓各界都不看好,開票結果同意票僅564萬餘張,修憲宣告失敗。

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察「18歲公民權」近半年來的網路聲量走勢,只有幾波聲量高峰,最高點是10月26日,當天總統蔡英文和多名綠營縣市首長候選人在臉書發專文力挺返鄉投票,單日聲量6.4千則。其次是8月17日,當天也是蔡英文發文宣傳,單日聲量4.1千則,而此外每日聲量平均只有五百多則。事實上,地方選戰早從7月就打得火熱,包括論文案等幾項重大議題早幾度交鋒,但「18歲公民權」議題始終自外於選舉討論,聲量到最後階段才緩步上升,無論哪個政黨,在這場選舉都沒把「18歲公民權」當成討論焦點。

▲18歲公民權公投:網路聲量趨勢圖(圖/QuickseeK提供)
▲18歲公民權公投:網路聲量趨勢圖(圖/QuickseeK提供)

觀察國民黨、民進黨對「18歲公民權」議題的聲量,並與無關該案的其他議題聲量相比,可發現民進黨看似力推,但實際上在網路上的討論程度,只比國民黨多一點點,整場選舉下來,民進黨和18歲公民權議題的聲量4.6萬則,國民黨則是1.3萬則;相對的,兩黨的網路聲量大多都和「18歲公民權」案無關,「18歲公民權」在選舉過程中,占藍綠兩黨的討論內容比例,竟都不到總聲量的1%。

▲18歲公民權公投:國民黨、民進黨網路聲量比較(圖/QuickseeK提供)
▲18歲公民權公投:國民黨、民進黨網路聲量比較(圖/QuickseeK提供)

若進一步分析選前兩週網路留言風向,可發現跟「18歲公民權」有關的討論,竟然只有22.6%的討論聲量是真正呼籲支持這項公民複決案,其他的話題根本「歪樓」,沒畫對重點,例如有12.1%的留言是在討論「修憲公民複決與公投的差異」,另有10.5%在質疑「為何公投可以綁大選」,顯然很多人搞不清楚公民複決與公投的不同,甚至有5.6%的討論內容,誤認「修憲若通過,18歲將有被選舉權」。

透過前述的類據分析可發現,相較於進行過好幾次的公民投票,台灣民眾對首次進行的修憲公民複決仍相當陌生,民眾到選前仍未進入「18歲公民權」這個議題的實質正反交鋒,而是花費許多唇舌在討論其他的事,也難怪議論無法聚焦,投票結果也顯示全民仍無共識。

▲18歲公民權公投:選前兩週網路留言風向類聚分析(圖/QuickseeK提供)
▲18歲公民權公投:選前兩週網路留言風向類聚分析(圖/QuickseeK提供)

總結「18歲公民權」公民複決案敗在三大原因,第一是先天不良,修憲通過門檻太高;第二是社會討論聲量太小,沒能成為一場全民關注的社會運動;第三是主要政黨也未將選舉的宣傳主軸放在「18歲公民權」,而是各自訴求各地方的選戰。有著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三大原因,我國憲政史上首次公民複決修憲案自然無法通過。但社會進步畢竟需要時間與演練,依規定,複決投票不同於公民投票,沒有相同議案再次提出的時間限制,未來立院隨時可重新提案修憲,再次推動複決投票。

●作者:黎榮章/ Quickseek輿情大數據創辦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名家論壇》單厚之/賴清德的困境,也是民進黨困境
名家論壇》單厚之/蔣萬安的爛攤子,只有蔣萬安能收拾
名家論壇》黎榮章/誰是民進黨下一個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