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來看醫生!嘉市醫療文化特展 描繪台灣醫療史輪廓

「咱來看醫生—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匯集嘉義市在地60家老醫館資料,描繪出台灣醫療史重要輪廓。(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咱來看醫生—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匯集嘉義市在地60家老醫館資料,描繪出台灣醫療史重要輪廓。(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醫事人員密度及每萬人口總病床數均為全臺第一,為突顯嘉義市獨步全台的醫療城市風格,匯集在地60家老醫館資料,描繪出嘉義市醫療史重要輪廓的「咱來看醫生—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今天(25日)在嘉義市立博物館開幕,要帶領民眾一起認識嘉義市近代醫療史發展及地方故事。(龐清廉報導)

日治時期,嘉義市因為木材產業帶動經濟發展,連帶聚集大量公共衛生與醫療資源,吸引眾多菁英投入,當時醫生館即高達百間以上。包括1895年即成立最早的公共醫療設施「嘉義支廳診斷所」(即現今衛福部嘉義醫院前身)。這股風潮延續至今,不少在地莘莘學子仍立志成為醫師服務眾人,嘉義高中因而有醫科搖籃美稱。

嘉義市文化局長盧怡君說,嘉義市醫事人員密度及每萬人口總病床數均為全臺第一,醫生館林立的聚群現象及其承載的醫療文化、空間、故事,共同守護城市健康、居民平安,更是台灣近代基層醫療文化縮影。文化局從2018年起開始委託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啟動「老醫館故事撰寫計畫」,透過資料蒐集與田野調查,盤整了60間的老醫館資料,讓這些醫館的建築、物件及故事慢慢成型,並從即日起在嘉義市立博物館以「咱來看醫生—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呈現。

特展以人「醫者」、空間「醫館」、城市「醫者町」為核心,展現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的特殊性。(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特展以人「醫者」、空間「醫館」、城市「醫者町」為核心,展現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的特殊性。(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為特展揭幕的市長黃敏惠表示,「醫者不僅照顧你我的健康,更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基石!」特展以人「醫者」、空間「醫館」、城市「醫者町」為核心,展現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的特殊性。嘉義市許多前輩醫師們的生活經歷與作為也大大影響了嘉義市發展,從醫學、文學、政治都留下他們的身影。特別近幾年全球歷經疫情的嚴峻考驗,更讓我們體認到醫護人員的辛勞與重要,也讓我們透過這項展覽向全台的醫護從業人員致敬。

策展人雲林科大建築室內設計學系蘇明修系主任還揭露特展的彩蛋指出,其實許多人都不知道嘉義知名的沙鍋魚頭店建築,原本也是一間醫生館。醫療是眾人之事,這場特展就如同是藥引,期盼可以領引民眾更瞭解嘉義市在地醫療文化,帶來更多的迴響與思考,進而觸動嘉義市城市復興發展新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