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詩意畫》之「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作者:王愷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
作者:王愷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

▲作者:王愷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出自五言律詩《渡荊門送別》,為唐朝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山時贈別家鄉而作,抒發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眷戀之情。據有關說法,這次出行是李白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他的理想抱負。

詩作背景

具體作年有多種說法,主要有三種:一說作于開元十二年(七二四年),二說作于開元十三年(七二五年),三說作于開元十四年(七二六年)。根據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研究所名譽所長郁賢皓的說法,李白是在開元十二年辭親遠遊。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這次離別家鄉,發青谿,向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

詩詞原文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逐句釋義

(我)乘船遠行駛向荊門山(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西北、長江南岸,南與五龍山的群峰相接,北和虎牙山隔江相峙)之外,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中流去。月亮照在江面,就像天上飛下來一面鏡子;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四川)流來的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言律詩。由寫遠遊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想象瑰麗。

首聯「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是說,我乘船遠行駛向荊門山之外,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作者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

頷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是說,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中流去。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駛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

頸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是說,月亮照在江面,就像天上飛下來一面鏡子;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是過荊門山後,在平靜的江面上和廣闊平原的高空中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

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是說,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作者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對四川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作者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長江之水從四川流來)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因此,清代詩評家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名家點評

《升庵詩話》:太白《渡金(荊)門》詩:「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寓懷鄉之意。

《詩藪》:「山隨平野闊,江入大荒流」,太白壯語也;杜「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骨力過之。

《唐詩解》:此自蜀入楚,渡荊門而賦,其形勝如此。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三四雄壯,好形勝。

《李太白全集》:王琦註:丁龍友曰:胡元瑞謂「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此太白壯語也;子美詩「星隨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二語,骨力過之。予謂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觀:未可概論。

《詩境淺說》:太白天才超絕,用筆若風檣陣馬,一片神行。……此詩首二句,言送客之地。中二聯,寫荊門空闊之景。惟收句見送別本意。圖窮匕首見,一語到題。昔人詩文,每有此格。次聯氣象壯闊,楚蜀山脈,至荊州始斷;大江自萬山中來,至此千里平原,江流初縱,故山隨野盡,在荊門最切。四句雖江行皆見之景,而壯健與上句相埒。後顧則群山漸遠,前望則一片混茫也。五、六句寫江中所見:以「天鏡」喻月之光明,以「海樓」喻雲之奇特。惟江天高曠,故所見如此;若在院宇中觀雲月,無此狀也。末二句敘別意,言客蹤所至,江水與之俱遠,送行者心亦隨之矣。

詩文注釋、賞析:海(日含),民主人士、學者,著有《古詩詞經典名句賞析》《漢字概說》《成語概說》等著作和文章。

欄目策劃、採編:王輝丹,台灣新生報記者、大陸新聞召集人、港澳台美協理事、台灣國際身心靈研究發展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