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借課情形嚴重督導不力 監察院糾正教育部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18日電)監察院今天說,教育部實施國中教學正常化措施,長期政策督導不力,導致借課嚴重、暑假及課後輔導上新進度、未依規定常態編班等結構性問題持續存在,損及學生基本權益,通過糾正教育部。

監察院透過新聞稿指出,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4日通過監察委員葉大華提案,就教育部實施國民中學教學正常化措施,因長期政策督導不力,只以每年定期抽查訪視、專案輔導為主,未就地方政府訪視結果建立勾稽與合作輔導機制,對政策執行的研究與評估不足。

監察院表示,因此「借課嚴重、暑假及課後輔導上新進度、強制學生參加課後輔導與暑期輔導、公開學生排名、未依規定常態編班」等牴觸教育理念的結構性問題持續存在國中校園,導致教學不正常成常態,損及學生多元學習、身心健全發展與公民能力養成等基本權益,涉有嚴重怠失,糾正教育部。

葉大華調查發現,教育部民國100年就推動教學正常化業務,訂有編班正常化、課程規劃及實施正常化、教學活動正常化、評量正常化4大督導要項,但106年到108學年度全國未完全合格率達58.78%,22縣市中只有8縣市未完全合格率低於50%,且私立國中未完全合格率高達73.53%,較公立國中56.51%更為嚴重。

葉大華指出,105年到109年各地方政府受理民眾相關檢舉共計406件,除案件數沒有減少趨勢外,多有相同學校一再遭受檢舉,其中只有11件議處失職人員。顯示教育部及各地方政府長期督導不力,只以每年定期抽查訪視、專案輔導為主,並未就地方政府訪視結果建立勾稽與合作輔導機制,後續改善效果不彰,使教學不正常成常態,而須持續推動教學正常化政策,有嚴重怠失。

調查報告表示,有關借課部分,約有1/3國中仍有精進空間,以新北市、嘉義縣市借課情形最為嚴重;國中利用課後輔導或暑期輔導時段教新進度,變相迫使學生就參加與否,沒有選擇餘地,違反教育公平正義理念,侵害學生多元學習及休閒權益。

報告指出,國中利用早自習、午休、留校自習等時段進行考試測驗等情形普遍,不當增加學生課業與學習壓力;部分國中仍公布學生測驗成績或排名等違規情事,並未注重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以兼顧保密及尊重隱私等評量原則,容有檢討空間。

調查報告表示,教育部推動國中「常態編班」政策近30年,但國中未依規定常態編班的違規情形仍屢見不鮮,仍無法實現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公平理念。(編輯:蘇志宗)11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