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疫苗態度冷轉熱 3期是挑戰

近來國內三家疫苗公司第一期人體臨床即將完成,結果應可預期過關,指揮中心成立平台公開為國產疫苗徵求受試者,加速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的進行,圖為衛福部長陳時中。(姚志平攝)
近來國內三家疫苗公司第一期人體臨床即將完成,結果應可預期過關,指揮中心成立平台公開為國產疫苗徵求受試者,加速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的進行,圖為衛福部長陳時中。(姚志平攝)

德國BNT疫苗破局,疫情指揮中心不僅寄望COVAX,原本對國產新冠疫苗研發的態度亦由冷轉熱,相關人士表示,近來國內三家疫苗公司第一期人體臨床即將完成,結果應可預期過關,指揮中心更成立平台公開為國產疫苗徵求受試者,加速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的進行,由於指揮中心認為台灣有本錢守到明年年中,屆時國際新冠肺炎疫苗早已研發出來,可以透過國際期刊發表,以比對國內疫苗力價效果,若有符合安全與效果,就可以緊急授權方式施打,外界解讀,指揮中心對國內疫苗研發的盤算,亦可能為東洋破局的原因之一。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2009年台灣曾經歷H1N1的教訓,當時台灣共取得1500萬劑疫苗,但買到時疫情早已結束。但台灣今年面對新冠肺炎卻沒汲取教訓,在指揮中心成立時,政府就該力促國產疫苗的研發,但一開始指揮中心態度冷淡,如今才來協助徵求受試者是亡羊補牢。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指揮中心表示這次是2、3期臨床試驗一起做,但台灣沒什麼案例,根本無法合併第3期,一般來說第3期的人數要高達4、5萬人,此次3500人的規模落差大,等於沒做,雖可知道疫苗安全性,卻不能知道保護效果。

王任賢也說,疫苗不能沒有第3期臨床試驗,就像俄羅斯生產的疫苗只有2期,我們不相信他們,別人也不會相信我們,屆時,台灣疫苗無法行銷,得不到認證、賺不了錢,就會變成永遠只有台灣在用。

對於德國BNT疫苗破局,指揮中心表示可以透過COVAX購買到疫苗,王任賢表示,COVAX的精神是「濟弱扶傾」,台灣經濟條件不弱,疫情也不嚴峻,就算分配到疫苗,恐怕也只能塞牙縫。黃立民也說,目前進度快的國家都沒打算給COVAX供貨。

研發國產疫苗很好,但有其未知的風險,如果二期的結果不如預期,又未對外採購,國人將面臨無疫苗可打的窘境。

黃立民表示,東洋這條線放掉很可惜,先前指揮中心要的量和BNT底線落差大,若重啟協商應保留彈性,好歹買個1000萬劑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