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院:解釋軍購應避免生硬語言 可導入企業思維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2日電)台灣對美採購M1A2T戰車及F-16V戰機等主戰裝備,國防安全研究院表示,歐美等國與民眾溝通的文件都避免生硬技術語言,例如將軍事的「高低配」,配合企管「產品組合」等概念進行說明。

台灣將向美國採購108輛M1A2T戰車及66架F-16V(Block70)戰機。

國防安全研究院發布最新一期「國防安全研究週報」,學者蘇紫雲指出,購案不僅有助主戰裝備適度更新,也是台、美軍事合作的提升,但卻被部分人士指為「無效投資」,可說失之偏頗。

蘇紫雲分析其中的原因,並指出,歐美民主國家針對軍購案,與民眾溝通的文件指導中都明確避免生硬的工程、技術語言,以同理心及熱情與民眾進行意見交換與溝通。

他舉例,例如在兵力、裝備高低配(high-low mixed)、各式準則技令軍事用語外,也可適度導入企業思維與溝通方式, 以獲得更多正面支持,如「高低配」可藉「產品組合」(product assortment)等企業管理概念對外說明。

由於當初台灣宣布對美採購M1A2T戰車時,有輿論指出台灣道路並不適合M1A2T戰車行駛。蘇紫雲指出,當時軍方可以藉由M1A2T的「接地壓力」(ground pressure)小於一般轎車的類比方式, 讓民眾更容易了解其越野能力不受重量影響,以增強對民眾溝通效益。

另外,這份週報中也提到台灣「不對稱戰」的兵力投資評估。

蘇紫雲指出,台灣無論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或「總體防衛」 構想,基本精神就是防衛戰力的最佳化,而非偏重正規兵力(或稱基本兵力)、非正規兵力(或稱不對稱兵力)。

他表示,由於台灣屬戰略守勢,戰略名稱雖有所不同,但基本架構則接近「韌性防禦」(elastic defense)的特色,也就是利用各種兵火力構成防衛空間,以彌補地理空間不足,並逐次遲滯、消滅入侵的敵軍,可說是 「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的真正意涵。

他舉例,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3月26日登載「B-52 轟炸機能否於台海布雷阻止中國入侵」一文,並引用美國空軍兵器學校圖片顯示,B-52H滿載空投水雷(成本較低)進行測試,此一訊息頗具意義,由於美軍在戰史上有多次空投布雷作戰的成功戰例,因此也涉及美軍執行「不對稱戰」的概念。(編輯:趙蔚蘭)10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