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地表30%地區應受保護

(中央社巴黎10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最具影響力保育組織「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今天通過多項決議,要求將亞馬遜盆地的80%和地球上30%的土地與海洋列為「保護區」,以阻止並逆轉野生動植物的滅絕。

在法國馬賽召開會議的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並不負責制定全球政策,但他們的建議通常會被納入聯合國條約和公約的架構。

這些決議也有助即將到來的聯合國糧食系統、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遷峰會制定議程。

● 拯救亞馬遜

亞馬遜流域跨國原住民組織(COICA)提出緊急動議,要求在2025年前,將4/5的亞馬遜盆地列入保護區,並獲得壓倒性支持。CIOCA是代表南美洲9國共200多萬原住民的一個傘形組織。

亞馬遜森林遭到嚴重濫砍。過去20年來,每年平均有約1萬平方公里森林消失。人類為從事商業化農業和放牧,蓄意放火燒林來清空土地。

● 2030年前將地表3成面積列為保護區

另一項引發熱議的措施,就是地球30%的土地和海洋應在10年內被列為保護區。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進行投票表決後,同意接受此措施。

根據決議案,被選定的區域必須包含「生物多樣性熱點」,具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並受到嚴格監管和執法。

現今物種滅絕的速度是正常「背景」下的100至1000倍。在地球近50億年的演化中,生物共經歷過5次大滅絕。

● 停止深海採礦

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的1400個成員壓倒性支持一項決議,亦即建議停止深海採礦,並改革跨政府監管機構「國際海床管理委員會」(ISA)。

產業人士主張,在水面下約5公里深處,海床上的獨立石塊是錳、鈷、鎳等礦物的綠色來源,電動車電池正極材料主要使用鎳、鈷、錳3種金屬。

不過,科學家反駁,這個深度的海床生態系統脆弱不堪,一旦遭受破壞,需要好幾十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復原。(譯者:陳昱婷/核稿:施施)11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