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野黨質疑CDC自創「校正回歸」 國外早有類似案例

指揮中心一連2天,公布破百例「校正回歸」個案,在野黨緊咬不放。有統計學背景的費鴻泰指出,應計算每7天的滾動平均病例數,民眾黨也質疑CDC創新名詞。而事實上包括日本、美國和英國,都曾發生病例回溯情況,就連WHO的報告,都曾提過「回顧性數據調整」,證明這並非CDC首開先例。

從週六(5月22日)開始,指揮中心一連2天公布「校正回歸」個案,引發廣泛討論。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臉書解釋,因為各地篩檢能量吃緊,不得不遞延通報,不過這個說法在野黨並不接受。

有統計學背景的國民黨立委費鴻泰稱,「當檢測人員及檢測量不足時,就會產生積壓量,等檢測量恢復後,通常不會回歸到2、3天前,而是計算每7天的滾動平均病例數」。前主席朱立倫也強調,「民眾對確診數的理解,就是每日報給CDC的案例,衛福部往後應該兩者都公布」,他也強調方法一致別搞的太複雜。民眾黨中央也提出3個「不要」,「不要創造新名詞、不要甩鍋地方、不要再用舊方法發布不準確數字」。

在野黨質疑指揮中心自創「校正回歸」WHO曾提過「回顧性數據調整」 國外早有類似案例
在野黨質疑指揮中心自創「校正回歸」WHO曾提過「回顧性數據調整」 國外早有類似案例

在野黨質疑根本沒有「校正回歸」的說法,但事實上這在國外早有案例。日本曾在今年2月追加去年(2020年)11月的確診數;美國也曾因數據大量湧入,把4月發現的個案回溯到1月;英國《金融時報》也曾報導,政府實驗室無力負荷,累計近19萬筆未檢測,之後再補登。此外,WHO的報告也曾提過「回顧性數據調整」,美國加州網站也提及,「這些日期範圍內的數據,會隨著新病例更新」。

在野黨質疑指揮中心自創「校正回歸」WHO曾提過「回顧性數據調整」 國外早有類似案例
在野黨質疑指揮中心自創「校正回歸」WHO曾提過「回顧性數據調整」 國外早有類似案例
在野黨質疑指揮中心自創「校正回歸」WHO曾提過「回顧性數據調整」 國外早有類似案例
在野黨質疑指揮中心自創「校正回歸」WHO曾提過「回顧性數據調整」 國外早有類似案例

「校正回歸」一詞掀起波瀾,是真的有這個說法?還是指揮中心自己發明?事實已經擺在眼前。

(民視新聞 綜合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校正回歸恐現空窗 醫籲:視自己為確診
快新聞/新北確診分布曝!侯友宜:80%與萬華有關
快新聞/中央公布回歸校正確診 柯文哲:我第一次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