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下一代布袋戲大師 雲林校園文化扎根

【許儷齡 陳靖維 劉宜頻 黃映婕 台北.雲林】

曾經「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布袋戲,隨著科技發展,還有娛樂活動的多元化,布袋戲文化逐漸式微,「袋代」相傳的危機迫在眉睫。近年來,雲林縣許多藝師實際走入校園推廣,手把手地教學生舞布袋戲偶,帶學生玩出興趣,學期末更在校園內的大樹下搭戲棚,上演精采的野台表演。

小朋友齊心協力搬道具,不一會兒,大樹下的戲棚已經搭好了。

「好,噴。」

小小年紀,各個架勢十足,有布袋戲故鄉之稱的雲林,以校園作為推廣基地,透過有趣的社團課程,讓布袋戲走入這群孩子們的生活中。

崙背國小校長 李秉承:「崙背鄉都講詔安客語,我們崙背國小有申請客語生活學校,所以辦一些活動,讓小朋友來參與,希望可以教小朋友,詔安客的文化跟語言,那詔安客有很多的文化,譬如說像布袋戲,開口獅還有拳術,學校教小朋友操演布袋戲。」

隆興閣掌中劇團團長 廖昭堂:「怎麼操作、怎麼跳,玩到他們開心之後,我們再來安排說,誰比較適合操作什麼樣的角色,譬如說這個操女偶比較漂亮,他就負責女偶,一個講話比較清楚,比較正、比較明,他就負責口白,差不多以後,一個團隊就起來了。」

「跟著老師唸唷,老師要唸台語的唷,生我死不盡,積水我得生。」

雲林縣大約有2百間國民中小學,其中70間學校,都有參加藝文教育扎根發展計畫,希望布袋戲一代傳一代,尤其是詔安客布袋戲,但布袋戲大師廖昭堂坦言,「詔安客」要走出當地,比較辛苦。

隆興閣掌中劇團團長 廖昭堂:「講客語的布袋戲,在我們這邊,或是在有講客語的村莊廟口來做,每一個人都很開心很歡迎,每一個人都很愛看,不過出去外面,不會說客語的村莊做,沒有人會嫌,不過會說聽不懂,你會覺得說,還是客語市場在外面,實在很難推啦。」

近年隨著娛樂活動多元化,布袋戲不像50、60年代,家家戶戶守著電視機等候表演,當年的榮景了,但雲林在地還是有許多人,默默耕耘、努力傳承,希望培養出傳統藝術文化的,下一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