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買低本益比股票 不等於撿到便宜貨

受疫情影響的產業如貨櫃航運,高獲利並非常態,運用本益比衡量會有盲點。(翻攝台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受疫情影響的產業如貨櫃航運,高獲利並非常態,運用本益比衡量會有盲點。(翻攝台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個股投資者都對本益比、股價淨值比及殖利率耳熟能詳,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愈低愈好,而殖利率則是愈高愈好。只要是公認的績優股,這些條件通常符合,但若只是將全部上市櫃股票以本益比排名,會發現本益比最低的股票,並非值得長期持有者。

本益比公式是股價除上每股盈餘(EPS),亦即股價跟EPS的比值,或者也能看成回本年數,本益比愈低意味股價愈便宜。道理很簡單,EPS是每年可以賺到的金額,而股價則是投資者拿出的資金,股價除上EPS的倍數,可以解釋成還本年數。例如台泥股價48.6元,最近四季EPS是3.41元,本益比為14.25。

然而,本益比公式所代表的意義,是假設每一年營運都可以獲得3.41元的盈餘,如果只有今年會有這樣的盈餘,而未來每一年盈餘跟今年很不一樣,這樣的本益比數字意義不大。以恆大來說,11月15日當天殖利率30.53%排名最高,且本益比只有4.08。單從這樣的數字來看,沒有比這更漂亮的股票了。

【點擊下方「查看原始文章」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基金講堂】資金回流結構強勁 台股沒有下車的理由
【基金講堂】投資比特幣ETF思考兩重點
【基金講堂】遇市場大跌不用怕 啟動定律加碼賺更多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