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上的魔術師》為什麼如此出色?楊雅喆:「也許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最引人入勝的地方除了場景外,對劇情追求的完美和每一段篇章背後的意義和價值,更是它扣人心弦的關鍵……

從中華商場場景完整還原時就引起熱烈話題的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如今終於正式和所有觀眾見面,在導演楊雅喆的巧手下,他彷彿將觀眾帶回到1980年代的時光隧道──連綿的八連棟和光華陸橋、鐵路軌跡、流行元素,無一不是勾勒出那年代最獨特的歲月。

《天橋上的魔術師》最引人入勝的地方除了場景外,對劇情追求的完美和每一段篇章背後的意義和價值,更是它扣人心弦的關鍵,你我似乎都能從中嗅出屬於自己的謎題,再一一從人生的迷惘中追尋解答。

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在影集中被如實還原
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在影集中被如實還原

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在影集中被如實還原

影集故事講述,1980年代,西門町天橋上來了一個神秘的魔術師,與他相遇的人們不只看見了絢麗的魔術,也會遇見自己人生中最初的愛戀、青春期的困惑甚至是家庭的決裂。最終,魔術師讓人們相信了自己的心,成就了生命的奇蹟……

究竟,《天橋上的魔術師》為什麼會如此精采?《遠見》特別專訪了導演楊雅喆,一同暢談背後創作的堅持和毅力。

1、從企劃初期便用了無數心血打造

楊雅喆光是為了寫《天橋上的魔術師》企劃案就寫了半年
楊雅喆光是為了寫《天橋上的魔術師》企劃案就寫了半年

楊雅喆光是為了寫《天橋上的魔術師》企劃案就寫了半年

楊雅喆透露,當年2011年看完書後,談版權的人很多,但礙於需要長遠的計劃跟資金,所以自己其實那時候也沒有想改編的打算。直到2017年,文化部委託公視打造這個案子,剛結束《血觀音》的他才打算嘗試看看,而光是為了提案的企劃書,他一寫就寫了半年。

「幾乎很少有人可以為了企劃書就花了半年的時間,因為沒有標到就是浪費半年、標到了就是至少三年會卡在上面,所以我們不太能去計算時間成本,因為原著本來就很好看,所以就會想要好好地把這件事情做好。」

之所以如此熱情爭取的原因,他分享其實是情感的連結。楊雅喆希望讓就算沒去過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感受到那個年代的魅力,「畢竟我已經50歲了,我有體悟、也曾經有徬徨,我相信這些都會在人生的某個魔幻時刻改變。」

2、長達兩年的時間都在鑽研劇本

對劇本的雕琢,造就每一個完美
對劇本的雕琢,造就每一個完美

對劇本的雕琢,造就每一個完美

其實一開始,公視便已經請編劇寫好《天橋上的魔術師》劇本,再邀請楊雅喆執行導演任務,但他花了半年時間重新調整劇本,結果被監製說改得並不好。

「後來,我又花了至少三、四個月重新寫大綱,再帶著編劇重寫了一年,因為原本的劇本是80年代和現代時空交錯,後來考量到拍攝成本問題,決定只把重心著墨在當年。我們認為觀眾其實就是現代的人,並透過影集來回憶。」

楊雅喆分享,劇本延續了原著的核心,雖然原著講的是消失,但影集蛻變成「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像是中華商場、初戀、童年正是因為消失,所以人們才會回想當年愛過的東西,「如果不曾愛過它、它就不曾存在。」

他說,這幾年下來,原著根本早就已經翻到爛,有時候寫到最後甚至會懷疑究竟是自己寫的還是原作者吳明益寫的,「每一部作品對我來講,都要很能夠體會主角心底的感受,影集特別長、所以更是辛苦,我必須經歷故事裡的一切。」

3、超高成本、無懈可擊的場景打造過程

本劇光是搭景,成本就高達8000萬
本劇光是搭景,成本就高達8000萬

本劇光是搭景,成本就高達8000萬

楊雅喆說,《天橋上的魔術師》整齣戲的成本高達2億,這當中光是布景的搭建就花了8000萬,而整個後製、特效的成本更是可觀。

「那年代的中華商場是八連棟的建築物,但其實我們只搭了半棟、還有一座天橋,其餘的背景全部都是用特效、電腦繪圖搭建回來,那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

他分享,在場景還原的部分,如果有資料可以參考,那其實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畢竟團隊是有實際經歷過那個年代。不過,為了讓年輕工作人員和演員們也能一起重新回到那個歲月,楊雅喆還自己田調、剪了短片,讓所有參與者都要看,他相信那是個很重要的啟發。

觀眾們也許不知道的是,在搭景時,劇組甚至要求建築物的方位要和當年一模一樣,才不會有太陽光線不同的問題──光是這點就不難發現整個團隊有多麼認真。

4、美術的考究堅持與時代還原

正因為對細節的堅持,才讓人如此熱愛
正因為對細節的堅持,才讓人如此熱愛

正因為對細節的堅持,才讓人如此熱愛

楊雅喆說,《天橋上的魔術師》對於造型的一大堅持和原則,是「復古但兼具美感」,如果只是一味還原那個年代的樣貌、卻沒有顧及戲劇上的美感時,其實是會非常突兀,因此像是半屏山頭髮、服裝細節,都有經過精心設計。

最令人讚歎的,是整個劇組還原了當年中華商場至少50家店面,從外觀、招牌、特色,一直到所有商品細節都全不馬虎,這是整個團隊從贊助、找廠商提供物品、找到古物,最後一一把那個年代的商品陳設完成。

楊雅喆說,「其實,如果要打混的話,整個背景都可以用輸出的、不要擺東西,但其實攝影機是很銳利的,我們不想要用這種方式蒙混過關。」

於是,美術組其實從拍攝開始前一年就在考究,「大家都很想要把事情做好,做到影視工業的人可以參考的地步。」

5、跨世代的無限感動

對楊雅喆來說,他希望讓世代有更深的連結
對楊雅喆來說,他希望讓世代有更深的連結

對楊雅喆來說,他希望讓世代有更深的連結

楊雅喆分享,希望在看《天橋上的魔術師》同時,可以引起年輕人對那個年代的興趣,開啟世代的溝通、並帶著長輩們一起看這部影集,了解當時年輕的爸爸媽媽,可能也瘋狂過。

「相信這部影集是個很好的媒介,從中發現故事主人翁的生命經驗,透過情感的連結回到真實的感動。」

拍攝片場工作照
拍攝片場工作照

拍攝片場工作照

楊雅喆
楊雅喆

楊雅喆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