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遙控器之後,你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

作者/獨立評論
文/張家齊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個案對我說起,大學放榜後,爸爸知道她考上第一志願的反應。

「他說我果然是他的小孩,他在好多親戚面前,不斷地稱讚我有多棒。那天,我爸爸看起來真的好開心。」

上面引號中的句子,身為讀者的你,覺得會是什麼語氣?開心?興奮?驕傲?

在我的耳中,當時個案傾訴的,是滿滿的失望、痛苦、與憤恨。

個案說,成長過程中,爸爸除了忙工作,就是跟媽媽吵架或冷戰、跟媽媽的兄弟姊妹吵架或冷戰,對她很少關心,時不時還會向親戚抱怨「要是生兒子有多好,生女兒沒用」。如果有跟爸爸說話,印象中大概就是被罵:「你為什麼又讓你媽生氣?」「你讀書就不能再用心嗎?」

「聽到他說『我果然是他生的』,我覺得滿噁心的。我一直都是他的孩子,他卻要等我考上好學校才發現有這個女兒。」

「也不能說真的發現吧,因為親戚走了之後,他好像又忘記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公視在這個月推出了一部新的電視影集,改編自四年前出版的一本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挑戰了父母控制教養讓孩子受苦的社會與家庭現象,強烈的劇情與畫面在網路上引起話題。在一個專訪中,導演引述一段原作書序的文字很吸引我的注意:「如果你覺得看了不舒服的話,是因為那些都是真實的,那些孩子就是這麼不舒服,而且現在可能還有更多孩子一樣的不舒服!」

我們也許很難去評估這種父母控制教養實際的普遍程度,但從我接觸個案的經驗與相關研究來看,父母控制教養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真實存在已久,確實是個不該再被壓抑的家庭課題(延伸閱讀:「孩子,對不起,我的生活失控了,我只好控制你」)。

從心理需求的觀點來說,每一個人其實都深切渴望能有個功能完美的人生遙控器,隨心所欲控制自己人生的進展。然而,現實的生活壓力卻不斷讓我們的遙控器故障。既然無法控制好自己的人生,不如利用父愛母愛為名義,佔據孩子人生的遙控器,好好遙控孩子的生命,讓自己忘記自己人生的缺憾。

劇中的小圓媽說:「我這個人這輩子沒什麼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成就」,以及紀媽媽會不斷逼孩子重複那句:「我一定會努力讀書考好大學,我不會讓媽媽失望」,很可能就是這樣的一種遙控器歷程。

當我們一旦開始去感受孩子因為父母的控制教養變得多麼可憐,緊接而來的很容易是對於父母有多麼可恨的討論。那些因受父母控制而積累的不滿與憤怒情緒,絕對需要被正式、被面對,尤其在我們的既有孝道價值觀衝突下,這些情緒往往夾雜著很多的自責、內疚與罪惡感,變得糾結複雜而難以鬆綁。

然而,如果我們走到高一點的觀景台,我希望我們會多看見一種風景。

▎你是施暴者還是受害者?

在職場心理學研究中,「職場攻擊行為」(包含身體攻擊、言語霸凌、惡意謠言等)是持續幾十年的研究焦點,學者一方面探尋職場中施暴者(perpetrator)為什麼會出現,另一方面分析哪些人容易在職場成為受害者(victim)。

然而,2013年曼尼托巴大學與倫敦政經學院的職場心理學教授卻有個重要的發現:施暴者的暴力因素與受害者的受害因素竟然出現相同的模式。白話來說,某個職場施暴者其實可能也是職場受害者,而職場受害者也很可能會成為職場施暴者。回到原本的影集裡,劇中的小圓媽,是那個控制小孩的施暴者,也是那個被丈夫、姑嫂欺壓得無法喘氣的受害者;劇中的紀媽媽,是那個控制小孩的施暴者,也是那個婚變壓力的受害者。

如果我們走到高一點的觀景台,我們會多看見一種風景。在哪個畫面中,未必是施暴者在欺負受害者,未必是可惡的父母在欺負著無力的孩子。而是,那個已經受苦得自身難保的人,不得不讓身邊的人一起受傷。如果,聆聽那些受害孩子的心聲,我們會鼻酸;當我們真正揭開那些父母的傷痕,我們也會忍不住哽咽。

「當我們省思過去,如果覺得不舒服的話,是因為那些痛苦都是真實的。我們不僅自己這麼不舒服,我們也不小心讓身邊的人一樣的不舒服。」

【更多獨立評論文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嗎?家庭關係中些「隱形」的父職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