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專業vs.英文流利」孰輕孰重? 雙語國家政策盲點多

台灣推動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近年來許多學校也掀起雙語熱,不過雙語師資、雙語教材都是問題。立委分析,雙語學科的授課,應該首重老師專業能力、而不是以英文流利的老師為優先,這樣反而是本末倒置。學者也點出,政府增聘外籍教師,應該找擅長多元學科的老師,而不是把外籍老師當英文老師,政府想推動雙語教學,必須把政策目標和雙語教師的定義先搞清楚。

圖/TVBS
圖/TVBS

大坑國小英文老師秦翊文vs.學生:「這是什麼種類的彩椒(青椒),青椒,OK,今天我們要採這是什麼(小黃瓜)。」

下課時間15分鐘,老師帶隊到校園農場,用英文認識蔬菜水果,這些小黃瓜是今天美勞課的主角,輔助圖片講解,順便練習聽力和口說。

大坑國小英文老師秦翊文:「今天我們要做Torn Paper Collage(撕貼畫)。」

圖/TVBS
圖/TVBS

撕貼畫的英文,或許連大人都聽不懂,但老師透過示範和肢體語言。

大坑國小英文老師 秦翊文vs.學生:「我們需要剪刀嗎,(不用)我們不需要剪刀,我們有雙手,(雙手)我們要做什麼 ,我們撕紙。」

這群小二的孩子,完全融入英文情境,學習無障礙,參與度也更高。

大坑國小學生:「我喜歡上美勞課,有些聽得懂,有些聽不懂,還好,看動作。」

大坑國小英文老師秦翊文:「就是耳濡目染 ,然後沉浸在這個雙語環境裡面,因為我們的目標不是要教他們不會的字,就是把英文融進我們的校園生活,還有其他的科目裡面。」

同一時間,另一堂正在進行的,是運用雙語教程式語言。

圖/TVBS
圖/TVBS

大坑國小機器人課老師vs.學生:「來 Eyes on me,(Eyes on you)。」

英文指令用字簡單,重點在溝通,至於問題歸納、邏輯思考,則需要搭配中文講解,畢竟雙語教學,首重學科知識吸收,英文不能反客為主。

大坑國小機器人課老師:「往前要走幾步,1、2、3。」

一邊操作程式語言,同時熟悉英文情境,被列為雙語創新學校的桃園大坑國小,屬於非市區的邊陲學校,但108學年度推動雙語課程,把生活、體育、食農融入英語後,帶動學生總人數,從107學年度125人低點,一路增加到110學年度的171人,接下來還將聘任外師,為教學注入活水。

大坑國小校長林惠萍:「在地的社區啊 家長,我覺得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希望就是說,雖然我在這邊有一個受到限制的社區,可是教育單位,我們的市府單位,是願意支持跟挹注跟照顧這邊的孩子,就會跳脫出我們過去在這個小地方,可能我們學習的資源不足,學生文化的刺激也不夠。」

致理科大通識中心講座教授陳超明:「外籍老師協助我們在學科上的,或是生活藝能課的教學 事實上蠻重要的 ,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全程錄影 欸 如果在體育課 ,他們怎麼用很簡單的語言,告訴小孩子如何打籃球,我們常說蹲下,因為用蹲下這個字,英文太難了,外籍老師就告訴我,它很簡單用Body down。」

圖/TVBS
圖/TVBS

台灣目標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為因應中小學師資需求,教育部規劃,除了現有的81名外籍教師外,今年還會引進300人,並在4年內培育2000名本土師資,不過專家認為,雙語教學的定義,政府必須講清楚。

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如果說兩者無法兼顧的狀況之下,結果我們要的老師是英文講得好的老師,還是他專業好的老師,這個部分其實教育部,也應該要給我們清楚的答案,否則呢,會不會是 ,英文也學不好,專業也學不好。」

致理科大通識中心講座教授陳超明:「教育部或是台北市政府就要求,我們的體育老師 音樂老師要有B2(中高級),要英文系的水準,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政策,音樂老師、數學老師他們要的是,能夠小孩子聽得懂的英文,那他不是要B2(中高級)的英文,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英文老師要去做什麼。」

打造英語聽說環境需要配套,政策目標還需要再釐清。

更多 TVBS 報導
家長學生看過來! 新課綱成功的因素是?明年的指考變成...
邁English?美邁?高市府內部學習課取名挨批拍「邁屁」
備戰雙語國家 教部擴大引進美籍英語教學助理
題目落落長!整頁一篇閱讀只考一題 考生拚「速讀」搶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