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面對規則和輸贏,不怕輸才是贏家

文/信誼編輯部〡信誼好好育兒網

新年到了,親友們團聚玩遊戲時,孩子是不是常常輸不起呢?孩子怕輸、怕失敗,一方面是好勝心的表現,另方面則是他們總以為輸就是代表不好。一旦這樣想,就會擔心被否定、覺得輸了很丟臉,於是在意識到快輸了的時候,開始逃避或耍賴……。

孩子不是故意不照規則玩

小爾很喜歡跟妹妹一起玩益智的下棋類遊戲,剛開始小爾都自己訂定遊戲規則,常導致妹妹一下子就輸了,於是媽媽決定陪著兄妹一起玩,也慢慢引導哥哥妹妹遵守遊戲規則……

事實上,孩子很小的時候,並沒有辦法理解所謂的遊戲規則,一直到5、6歲,才可以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但是要孩子像大人一樣地遵守「專業規則」,當然沒辦法消化的,才玩一會兒便章法大亂,是可以理解的。

5、6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如果是遊戲規則太複雜,恐怕他們連聽完規則的耐性都沒有,而且孩子是很敏感的,小小的失敗或大人的批評,都會讓他們傷心難過。

情緒敏感又在乎別人的言語

由於5歲之前孩子比較自我中心,雖然會爭奪,但他們關切的重點並不在於和同伴做「能力上的比較」,而是一場遊戲下來大家都可以開開心心當贏家,所謂「規則」,頂多只是一種儀式罷了。

從這個年齡開始,孩子脫離自我中心,漸漸體會到他人的存在,開始在乎別人的看法、開始比較,彼此競爭的能力與概念,也會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而逐漸顯現,此時競爭已是發展中的自然現象,大人要做的,不是規避競爭,而是妥善處理競爭。

有些孩子在得到勝利後會變得自大、愛挑釁,加上大人不停在一旁搧風點火,讓孩子更覺得不可一世。獎狀、獎杯、積分的用意,原是在增強參與者的動機,如果孩子光為得獎而戰,而忽略了遊戲中應有的樂趣,無異是捨本逐末。爸媽的角色,不是把孩子製造成爭取勝利的機器,而是讓孩子充分享受遊戲的樂趣,同時學習公平競爭。

遊戲時幫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在面對有輸贏的遊戲時,爸媽要幫助孩子健康地以平常心面對勝利和失敗,與其大張旗鼓慶祝勝利,不如從一開始就以低調處理勝利的重要性,告訴孩子輸了也沒有關係,讓孩子瞭解到勝乃兵家常事。

如果孩子不願參加,不要勉強,有些孩子尚無足夠的心理準備,或成熟度還不足以體會這類遊戲的樂趣,此時最好不要強迫他,日後再慢慢引導,孩子才可從中學習並得到樂趣。

看更多信誼好好育兒網文章

【迎接挑戰】新年玩桌遊,有輸有贏磨練心性

【友伴關係】如何處理幼兒遊戲時的衝突與爭執?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