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篩檢早發現腸保健康遠離癌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宏醫師提醒民眾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並多吃綠色蔬菜,避免大腸癌找上門。<br /><br />(記者李嘉祥攝)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宏醫師提醒民眾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並多吃綠色蔬菜,避免大腸癌找上門。

(記者李嘉祥攝)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宏醫師提醒民眾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並多吃綠色蔬菜,避免大腸癌找上門。

(記者李嘉祥攝)

隨飲食西化及癌症篩檢的普及化,發現罹患癌症人數逐年增加,依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大腸癌是目前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已連續十四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榜首,並且數量持續攀升,每年約有一萬多人罹患大腸癌,並有逾六千人因而死亡,但幸運的是,若能早期發現大腸癌並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宏醫師表示,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較不明顯,民眾需留意大腸癌高風險症狀,如持續出現排便有血、黏液便、大便變細、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性腹瀉及便秘、體重減輕、常期慢性貧血等症狀時,應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年紀偏長者、紅肉愛好者、有抽菸喝酒習慣、肥胖、發炎性大腸疾病患者等,更是罹患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平時應提高警覺並多加留意。

陳建宏醫師指出,大腸癌依癌細胞擴散程度分成四期,若早期發現大腸癌,可經由醫師施以內視鏡手術切除,能大幅提升大腸直腸癌的存活率,可依據病人臨床及腫瘤的狀況,選擇不同手術方式進行切除,再依據病理報告決定是否進行手術後的輔助性治療,之後每年定期回診追蹤即可,根據文獻指出,早期大腸癌經治療後五年存活率可達七到九成。

陳建宏醫師說,大腸癌腫瘤或息肉會受到糞便摩擦而流血,血液會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目前的糞便潛血檢查是採定量免疫法,不像傳統化學法容易受含鐵食物干擾,能檢出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大腸癌或大腸息肉,若篩檢結果如為陽性則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陳建宏醫師強調,根據統計,糞便潛血呈現陽性,一半的人有腺瘤性息肉,廿分之一有大腸癌,風險比平常人高出五十倍,若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卅五%的大腸癌死亡率,陽性者不做大腸鏡檢查,整體死亡風險增加六十四%,呼籲陽性者應積極至醫院安排做大腸鏡檢查,目前政府補助五十至七十四歲民眾每二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陳建宏醫師也提醒民眾,大腸鏡檢查前須先透過低渣飲食、喝瀉劑,將腸道內的糞便清理乾淨,以利醫師檢查與判讀,若清腸不佳,除降低大腸病灶偵測率,也會增加檢查時間與麻醉風險,也呼籲日常飲食應多吃綠色蔬菜、以白肉取代紅肉、避免吃加工食物,多做有氧運動,適當減重,最重要的是定期篩檢,才能有效防治大腸癌上身,若發覺有異常者,可赴醫院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認腸道內是否有息肉或不明腫瘤,並儘早治療以提升治癒率及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