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藏品「關鍵字化」,貼合當代人搜尋知識的方法

王柏偉
王柏偉

Cover Story|如果在2030,一間表藝圖書館

將藏品「關鍵字化」,貼合當代人搜尋知識的方法

口述 / 王柏偉(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

整理 / 吳垠慧

我對數位時代圖書館想像的關鍵字是「搜尋」。之所以是「搜尋」,主要是過去仰賴圖書館為基礎的閱讀習性,進入數位時代之後已經被改變:我們對資訊、知識的取得,是以網路搜尋為優先,其次才可能走進圖書館,所以,「搜尋」是我認為當代人接近知識與資訊的基本操作方式。

為能符合現代人的使用慣性,圖書館必得將典藏品重新架構成「關鍵字化」、「資料庫化」,在此系統下,資訊才有機會被搜尋到。現有的表演藝術資料庫多數以作品演出的記錄為主,相應的詮釋資料主要聚焦在演出記錄或相關文獻的來源、格式與基本資訊,極少觸及作品與其他文件、作品與評論之間的轉化關係。

但是,一個以知識與研究為導向的資料庫,必須將作品、文獻、文物、影像、評論等數位化、資料化與標籤化後,配合搜尋技術,為作品的知識累積與後續研究提供更符合當代技術的基礎架構。因此,表藝圖書館逾19萬件館藏及曹永坤先生遺贈的黑膠唱片等視聽藏品,我建議先製作數位復刻版,一方面是圖書館缺乏恆溫恆濕的專業庫房及人員管理,既然實體保存的環境有疑慮,數位化是可行的保存手段,還能把非館藏的私人手稿、文件或影音資料借來數位化建檔,館方毋須增加典藏品的管理責任,又能藉由數位化方式擴增典藏數量。

場館是可同時匯集研究、市場和觀眾的第一線平台,我認為圖書館的定位,應該是為學院或研究者奠基許多小脈絡,這些小脈絡是依照「資料庫」概念建置而成,只要做好這部分,就能方便嫁接給研究端取用。圖書館就像拼圖的結構設計師,只要將拼圖結構的設計好即可,不需要投入研究,重複學術單位的工作,尤其是台灣公立場館以行政為主導,就算研究員也不可能不做行政生產。

不過,我倒是認為表藝圖書館可考慮規劃出版不同層次的內容物,從一般大眾都可閱讀的書籍,到知識量更多一些的入門專業刊物,供大學生至博士生拋出議題討論,更高階的出版則是經典著作和論文研究等,一則可豐富表演藝術的文字能量,再者,也只有國家單位才有條件執行這樣的任務。

(BOX)關鍵字讀書會

台灣身體

近年,不少年輕創作者關注「台灣身體」的建構,但這樣的議題在1980至1990年代就有創作者和研究者展開討論,在表演藝術圖書館可找到相關書籍和影像記錄,如:林懷民透過書法和太極,藉由身體作為技法式的表現;王墨林承襲舞踏,把身體看成文化性的承載;優劇場和無垢舞蹈劇場的身體展現宗教性的儀式感。若將這些論述脈絡銜接起來,應可看出台灣「表演與身體」議題跨時代的研究變化。

《台灣身體論1979-2009》

王墨林/著,左耳文化,2009

本書系統性地闡述:身體是被文化塑造,文化則為國族、國際政治的框架所決定,在此國際政治框架指的是「冷戰」。從對日本小劇場和舞踏的觀察,反思台灣的表演藝術經常性忽略國族與身體建構之間的直接關係,王墨林認為忽略美、中、蘇等國際政治因素,所思考的台灣主體性、後殖民或者身體論述,是有缺陷的。本書是台灣少數從國族對文化建構的角度出發,進而思考身體論的著作。

《身體技術作為工夫實踐:60至90年代台灣現代劇場的修「身」》

葉根泉/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6。

這本博士論文出版品,驗證1960至1990年代台灣現代劇場的身體論述,特別著墨1980年代末本土化運動的影響。台灣創作者大多接受西方身體的訓練方法,因此,如何在節奏技法當中找尋或轉化當時對身體的物質性想像,成為系統性的訓練基準與知識,特別是從「修身」的歷史經驗當中找尋台灣現代劇場身體表現的主體性,為本書立論的基礎。

《醮》影像紀錄、海報、節目單

林麗珍/編創,無垢舞蹈劇場,1995年首演於國家戲劇院。

1980至1990年代,在「追尋身體」的議題上,無垢是相當特別的存在。林麗珍並非從「何謂台灣的身體」出發,而是受到山林神靈的啟迪走進大自然,進而創造出表演形象,不僅儀式性強烈,也貼近漢文化的身體語彙。表藝圖書館典藏當時的文宣資料,而今都是珍貴的參考文獻。

《優劇場「溯計畫」的理念與實踐之研究》

劉昶讓/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7。

針對優劇場1989年至1993年「溯計畫」的表演理念與實踐歷程,包含訓練、排練與表演所進行的研究,也是少數處理優劇場在台灣解嚴之後,面對找尋台灣主體性的氛圍下,如何思考「身體」所提出的研究觀點。不同於王墨林的國族文化身體論、葉根泉探究林懷民將傳統「方法論化」、「技法化」(technology),優劇場、無垢都是走上一條偏儀式形式的創作道路,但兩者的路徑又存在差異。

《吃土》影像紀錄

林宜瑾/編創,壞鞋子舞蹈劇場,2020年首演於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林宜瑾與「壞鞋子舞蹈劇場」積極尋求「從台灣這塊土地長出來」、「來自民間」的身體,試圖建構台灣年輕世代的身體/舞蹈表現語彙,她放棄原先接受西方強調直立、緊張的舞蹈基本訓練,轉而從台灣喪葬儀式如《牽亡歌》、北管音樂和植物的生長樣態找尋新的動力靈感,就像發掘新的字、詞,慢慢磨練出自己獨特的文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