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英雄主義造成台美防疫態度不同

專家:英雄主義造成台美防疫態度不同
專家:英雄主義造成台美防疫態度不同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風起雲湧的2020年出現COVID-19等許多影響生活的大事,2021年1月剛剛出版的溝通新書《做對四件事,成為商業溝通高手》,把這些大事都寫入了分析案例,更指出英雄主義等不同文化影響了因應態度。

曾經擔任多家國際大藥廠公共事務處長、公關公司總經理以及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關家莉,目前在台灣藝術大學、輔仁大學兼課擔任副教授,特別從自己多年的專業經驗出發,提出溝通的訣竅。

關家莉比較台灣與美國對COVID-19的因應態度指出:「台灣有SARS的慘痛經驗,我們『認知』到保護自己和心愛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口罩戴好戴滿、隨時酒精殺菌、用肥皂或乾洗手來洗手。」

關家莉指出:「反觀美國,向來追求自由、人權的美國人,會為了抗議政府的戴口罩政策上街抗議,甚至舉辦COVID-19派對,最主要的原因除了沒有SARS的經驗外,美國人本身的價值觀以及輕忽 COVID-19的嚴重程度也是主因。」

關家莉認為美國的英雄主義也影響了因應態度:「前美國總統川普確診罹患 COVID-19立刻入院隔離治療,但他出院回到白宮後居然在媒體面前摘下口罩,有人因此攻擊川普做了最差的防疫示範。但若不是因為英雄主義是美國的主流價值之一,聰明如川普就算再狂妄,也不會在距離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只剩30幾天的時候,做出這種行為。」

除了COVID-19,振興券、萊豬等最近在台灣廣受注意的最新議題,也都成為書中的分析案例。

關家莉歸納多年專業經驗指出:商業溝通的真正目標,是讓被溝通對象對於溝通訊息、溝通目的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然後做出對雙方都有利的決定和行動。在時報出版的《做對四件事,成為商業溝通高手》一書中,關家莉認為做對四件事,人人都可以成為商業溝通高手:1.認識你的溝通對象「利益相關者」;2.有效溝通第一步:聽得到;3.有效溝通第二步:聽得懂;4.有效溝通第三步: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