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向南展延的古域發展:續向南挺進 —行腳九芎城(13—2)

宜蘭孔子廟
宜蘭孔廟位於宜蘭市新興路。
戰後,組成宜蘭縣文廟修建委員會,首任縣長盧纘祥主其事,歷年來蘭邑生眾籓衍,舊址已不敷擴建,乃另擇宜蘭市孝亷里,作為聖廟新址。
於1952年冬天,大成殿奠基,越二年而竣工,數年後崇聖殿建成。1967年後,在陳前縣長進東和李鳯鳴縣長任內,數年間按圖施工,於1980年孔廟全部落成。


萬仞宮牆。圖/李界木提供


高聳青仔長下的孔廟。圖/李界木提供


全台最美的大成殿:歇山重檐式的檐線弧度十分優美,整體建築宏偉高聳。殿內中央奉祀至聖先師孔子牌位,左右側則分列4配(曾子、孟子、顏子、子思)、12哲(朱子等)的先賢牌位。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孔子廟928祭孔大典莊嚴隆重。圖/李界木提供

台灣戲劇館
台灣戲劇館位在宜蘭縣,是台灣首座公立地方戲劇博物館,自1886年開始籌備,於1900年正式對外開放參觀,且不斷擴建新興的空間設備。 台灣戲劇館以歌仔戲文化為主、傀儡戲為輔做為展示主題,不僅有歌仔戲的樂器、戲曲及服裝,還有傀儡戲偶展示,並設有影片放映室、視聽圖書館及研習教室等設備,且不定期於場館中舉辦各項相關展覽。

位於宜蘭縣文化局(宜蘭縣文化中心內),是台灣第一座公立地方戲劇博物館,旨在維護歌仔戲、漳洲傀儡戲、北館戲曲與布袋戲等重要的台灣劇種,共有3個樓層,面積約400餘坪,典藏3000多件戲劇文物,為台灣民間戲曲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並經常舉辦各項表演與大型活動,推動薪傳。我家正對面就是台灣戲劇館。


台灣戲劇館入口廣場。圖/李界木提供

台灣戲劇館。圖/李界木提供

布袋戲、傀儡戲等偶戲類展覽為主。圖/李界木提供

台灣戲劇館的地點,就在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旁。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運動公園
宜蘭運動公園是一處全面開放、具有人性的休閒空間。 平日,閤家可以在這裡觀賞奇花異草、散步、騎腳踏車、放風箏.....等,靜享公園之美。亦可作為各項運動比賽的競技場。 在此風景優美的場地競技必能創造佳績。 外縣市來的觀光遊客,在漫長的觀光旅程中,宜蘭運動公園是一處歇腳、休息遨遊的好地方,既可盡享藍天白雲下花香鳥語、樹木庭園的公園風情,更可以舒展筋骨,自在體驗蘭陽平原「綠與力的交響詩」。 因地近原居地"三角仔",我時常來此健走,尤其是下雨天,繞400公尺跑道外側的避雨迴廊而行,對此地特別熟悉有感情。 園內除了各種符合科技化、實用化、國際化標準的運動設施外,尚有精心設計的大草坪、健康步道、休閒庭園、植栽景觀,是休閒與運動的最佳去處。 大型及全國性運動會展演的舞台,擁有國際標準的田徑場地。


現今宜蘭運動公園圖(2020年5月)。圖/縣政府,李界木提供

宜蘭縣立運動公園,集休閒與運動於一身,是第一座將台灣地區運動設施公園化的先驅者。 1992年的台灣區運動會,即在此地舉行過,而公園承續了縣立文化中心沒有圍牆的人性化設計,民眾可以從任何一處進出,公園內還設有機車及腳踏車停車場。 平日這裡也為是民眾休閒運動的好場所,如玩風盤、風箏、搥球、跑步、打羽球、玩籃球、看展覽…等活動。另外,公園內還有一項貼心設計,就是給狗狗方便的狗便沙坑。


陳進東縣長買來作新辦公廳舍用的珍珠段8甲土地,後來因財政困窘而閑置多年,在李鳳鳴縣長時代一部分改建為體育場,陳定南縣時代擴大為「宜蘭運動公園」。圖/縣政府,李界木提供

宜蘭運動公園。圖/李界木提供

田徑場。圖/李界木提供

常有活動展出的體育館。圖/李界木提供

紅妝的台灣欒樹。圖/李界木提供

具有歷史性的火車頭。圖/李界木提供

原有室外游泳池原址,已興建東部首座國民運動中心,並於2018年11月啟用。圖/李界木提供

原有室外游泳池:現為室內游泳池。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縣政中心

宜蘭縣政中心正位於蘭陽平原的中心位置,計劃面積約238公頃,主要發展區面積112公頃,區內配置適當的使用分區與公共設施,大體環境營造為適合、工作、居住、休閒的新市鎮。

周圍佈滿綠意且建築富有古典美是縣政中心的一大特色,這裡不僅是辦公場所,更成為民眾洽公、散步、喝咖啡的遊憩新景點。縣政中心設有屋頂花園:配置有配置餐廳、咖啡廳、涼亭、水池等可直接眺望龜山島及寬闊的田園景觀。

1997年3月完工啟用,公園般的行政大樓,佔地約2500坪,是宜蘭縣治史上第3次的遷建。為呼應時代脈動,大樓設計以親民化、藝術化、公園化、本土化、智慧化為內涵,營造水與綠舒適親和的空間。


於1997年1月完工,並獲頒綠建築貢獻獎。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縣政府前草皮與水池綠意盎然,猶如宜蘭縣的縮影。圖/李界木提供



三位一體的縣政中心
宜蘭縣治從前清、日治、戰後時期歷經三次遷建,雖然僅是一幢官衙建築,但從建築外表的形貌,其實已透露了當權者對人民管理的態度。噶瑪蘭廳時期,縣治所在即今宜蘭醫院,日治時期,宜蘭廳署位在南門外,戰後時期沿用日治舊有廳舍,並經多次修建,至1989年開始(游錫堃主政時期),新擬定的都市計劃,預計將縣政府、縣議會、法院等代表行政、立法、司法的三個官署建築一同遷入縣政中心新址。


「宜蘭縣政府站」與「宜蘭地方法院」間空照路線。圖/縣政府,李界木提供

宜蘭縣政中心中央公園。圖/縣政府,李界木提供

中央公園。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縣政府
位於宜蘭市縣政北路。在建築上融合了傳統閩式建築風格,並配合公園化的景觀設計。創意的建築風格,別具特色的宮廷式辦公室,令上班族樂於蟄伏於工作的空間,1997年落成的宜蘭縣政府,不僅讓縣民能自在地洽公,也立意使縣政府成為民眾的休憩去處,意外的成為遊覽觀光的景點。

縣政府前的擎天廣場是由雕塑家楊英風設計,以宜蘭特有的紅檜、扁柏、石頭等材料,融合本土文化、歷史傳承、多元族群、人本創新等主題規劃意涵深遠。


宜蘭縣政府是台灣綠色建築的先驅。圖/擷自宜蘭縣政府官網

中庭內也有宜蘭特產的檜木做為裝飾。圖/李界木提供

三樓頂的空中花園與天井。圖/李界木提供



議會大樓
宜蘭縣議會大樓位在縣政大樓北面前方,外形如一艘破浪前進的大船,船首航向太平洋。下窄上寬的斜式屋頂,搶眼的視覺俯視縣政大樓,含有監督之意。欣賞議會大樓如同遊歷宜蘭的高山大海一般,議會大樓朝向雪山山脈,如扇子散開的弧形迴廊,起伏如山峰層巒的屋頂,天際線波浪如山。清水磚、斜屋頂,十足的宜蘭傳統民居風格。而議事棟一樓大廳更將視覺拉入太平洋的意象當中,龜山島造型的桌子、緜長的海岸線、雪山山脈的林相、蘭陽平原的縮影全都成為建築語彙,讓親近它的民眾心領神會。


聽說是因為舊大門後來明堂形煞太多,諸事不順,改立坐向,堂前還有噴水池造景。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縣議會紫藤花廊。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地方法院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是中華民國的三級法院之一,位於台灣宜蘭縣,屬於普通法院,一般簡稱為宜蘭地方法院、宜蘭地院。宜蘭縣政中心原先即規畫興建縣政府、縣議會、地方法院等建築,形成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意象。

法院建築於2004年啟用,是台灣目前較為新穎的法院院區之一。在地檢署遷至縣政中心以前,一度有地檢署仍在宜蘭市區,而法院已在縣政中心的情形。按原先欲遷建者亦包括地方法院檢察署,與縣政府、縣議會、地方法院形成四角鼎立之勢,不料興建地檢署建築的建商中途倒閉,致未能興建完成,因此曾是台灣少數地院與地檢署遙隔兩地的例子。


宜蘭地方法院。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地檢署。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縣史館
宜蘭縣史館成立於1993年,是台灣第一座縣市級地方史料館。位在宜蘭縣政府園區內。

宜蘭縣史館成立的目的於史料的保存及推廣宜蘭歷史為宗旨,目的讓更多的人能夠簡單、方便了解宜蘭的歷史及發展。 館內典藏多樣、繁多,包括大量圖書及古文書、老照片、家譜、古今地圖、政府檔案等第一手史料,用於推廣在地歷史及記錄研究,讓民眾可以更加了解生長地的發展資訊,是台灣首座縣市級的地方史料館。


宜蘭縣史館:台灣第一座縣市級地方史料館。圖/李界木提供

縣史館這塊空地,原先是規劃成一座觀賞用的小丘,做為眺望大霸尖山的觀景台,但因為地處於過去蘭陽溪的河床上,所以地質較為鬆軟,無法承重,才改建為縣史館。後來的建築師沿用原先的造型,將土堆的中間挖空,形成一個地窖,再巧妙地運用建築力學,支撐住拱型的天花板,外層則利用泥土覆蓋上去,這使得現在的縣史館從遠處看,彷彿是一座小山坡,坡上還有好幾棵樹木生長,一點都沒有傳統建築的堅硬感,反而多了線條的柔和感,低調到讓人很容易錯過它。


覆土式的建築形式,滿符合現代節能的綠建築概念。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縣史館:是一個密閉的圓形空間。圖/李界木提供

常設展示區:從迴廊往下看可以看到地下樓層的閱覽區。圖/李界木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