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為「彰輝仙」寫新傳

2017年4月初,我人正在英國劍橋的西敏斯德學院(真巧,就是黃彰輝牧師的母校)蒐集台灣基督教相關史料時,收到了蔡榮芳教授的電郵,當時,我正享受著進修假 (sabbatical leave)期間的自由美好時光,兩周後預備轉往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神學院繼續三個半月的研究。我原本不認識榮芳兄,但他在電郵中告訴我,他正在寫一本關於黃彰輝的宗教與政治思想的專書,且已經完成大半,他很誠懇地和我討論一些翻譯和用語的問題,也請我幫他看前幾章的初稿。黃彰輝牧師一向是我深感敬佩的第一代台灣神學家,因此我很樂意地答應了。那時,讀著榮芳兄的書稿,已經深深感受到他深厚紥實的歷史學功力以及謹慎細膩的觀點和書寫風格。

2017年底,我在回歸台灣繁忙教學生活的聖誕假期間,再度收到榮芳兄的問候信,並請我幫忙閲讀另一章有關黃彰輝神學養成的書稿;很遺憾地,當時忙著教學、寫作、出國開會,以致於未能幫上忙。今年(2019)9月,榮芳兄來信告知全書已經完稿。即將由玉山社出版,並請我寫推薦序,實在深感榮幸。以下就提出一些讀後的感想和讀者分享,並作爲推薦文。

重新詮釋「普世人」黃彰輝

黃彰輝牧師是二次大戰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最重要的領導人物,也是在普世神學界裡探討「處境化神學」(contextual theology)的先鋒和先覺者。日本當代神學家小山晃佑(Kosuke Koyama)稱黃彰輝的處境化神學是「和現今人類的生死存亡休戚相關的神學」,確實如此。

身爲處於亂世的台灣人,黃彰輝的一生卻抱持著寬闊的世界觀(worldview),不管立足台灣或是身在海外,他總是心繫台灣、胸懷普世。他爲台灣鄉土憂心、思慮,也爲普世開創新局,他是一位生於台灣的普世人。換句話説,一個不斷更新變化的世界觀,正是潛藏在黃彰輝的神學思維背後的主要關懷,也是他投入普世運動(ecumenism)的主要精神所在。他常常勸勉友人和學生們要有開放的胸襟和寬廣的世界觀,要從台灣看世界,也要從世界看台灣。

從這樣立足鄉土、胸懷普世的立場出發,黃彰輝先後開展出了「嘸甘願」(m-kam-goan)的思維與台灣人的身份認同、自決(self-determination)的信念,以及「實況化」(contextualization , 又譯爲「處境化」)的方法論。我們若翻開當代具有代表性的普世神學辭典,其中論及「處境化」的辭條,一定會提到該詞彚是由黃彰輝首先形塑(coin)且賦予深刻意涵的。根據此一信念,黃彰輝主張處境化的神學必須著重「道成肉身的過程」。小山晃佑憶及黃彰輝曾告訴他:「福音必須處境化於文化中,然而它也必須將文化實況 「福音化」。道成肉身就是處境化的終極事件。換句話說,福音總是一個絆脚石,而且沒有任何一個處境化的過程可以全然代表或涵括福音的動態本質。」作爲普世人,黃彰輝持續且不止息地檢驗自身及世界的處境。

從此一觀點來看,榮芳兄的新書為「普世人」黃彰輝做出了新的詮釋,藉著對於台灣歷史處境以及當代世界思潮的深入剖析與厚描,他爲黃彰輝刻畫了一幅更立體、更生動的歷史圖像。

貫穿東西思想史的厚描

在本書裡,榮芳兄以其深厚的學養及史學功力,爲我們剖析了黃彰輝思想與信念的養成過程,特別是他在日本東京大學以及英國伯明罕及劍橋大學的學思歷程。讓我引用一段作者在結論那一章的精彩論述:

黃彰輝的神學思想兼顧巴特( Karl Barth ) 的「啓示」與田利克( Paul Tillich )的「文化經驗」論述。從宗教到政治,黃彰輝倡導「台灣人民自決運動」,則有尼布爾( Reinhold Niebuhr)思想的影子在裏面。劍橋神學家歐曼( John Oman )的信念「宗教即是世俗」(Religion is secular) ,提醒他「道成肉身,住在我們當中」,必須連接心靈天國與地上人間;為人類社會伸張公義,是「基督教對世界的政治責任」。黃彰輝同時被東方的宗教與哲學所吸引:菩薩的慈悲、儒家的仁義、及墨家的兼愛。黃彰輝的基督教社會主義思想則受到留英時代英國基督教社會主義文化的熏陶、以及留日時代日本基督教社會主義學者三木清(Miki Kiyoshi) 、矢内原忠雄(Yanaihara Tadao) 、與賀川豊彦(Kagawa Toyohiko)的感召。

確實,閲讀本書,讀者們一定會對蔡教授學貫東西思想史的論述印象深刻,他不但詳實記錄了影響黃彰輝的教授和思想家(他還仔細地檢閲了黃彰輝留在台南神學院的藏書),更進一步介紹這些思想家的主要學術貢獻,為讀者提供更寬廣的歷史脈絡。其實,榮芳兄在本書裡不只是展現深厚的思想史功力,他也爲我們提供了切入具體實況的社會史視角,有興趣的讀者只要參看「參與創立東海大學」以及「台灣人民自決運動」這兩章,就可以充分理解。

在此,論及東海大學,我也要順便一提榮芳兄的用心與貢獻。在過去這段時日裡,普世教會組織(特別是「聯董會」)以及台南神學院協助創辦東海大學的過往歷史,似乎刻意被遺漏或遺忘了(有心者請自行檢視一下官方網站就知分曉),連帶地當初創立東海大學的精神與學風——包括「强調」提倡人文主義「心靈價值」、以及不受政治干預的學術自由——也隨風散佚了。榮芳兄用心撰寫這一段歷史,不但呈現了黃彰輝對台灣高等教育的具體貢獻,更可以説初步落實了東海大學的歷史轉型正義工程。

容許我借用人類學家紀爾茨( Clifford Geertz)的用語:榮芳兄對黃彰輝的一生做出了精彩的厚描( thick description)。

「傳記作爲神學」的典範

到底一本好的傳記可以呈現怎樣的意義與價值呢?自1970年代中期起,美國神學家麥克連登(James Wm. McClendon, Jr.)開始提出「傳記神學」(theology of biography)和「品格倫理」(character ethics)的概念。對麥克連登而言,基督教信仰不應該是機械式的「命題」(preposition ),而是「形塑真實生命及真實團體的信念」,因此我們必須注目於「真實活過的生命」(lived lives)。

在《傳記作爲神學》(Biography as Theology) 一書中,麥克連登嘗試通過四位典範人物的傳記來「做神學」(theologizing),包括曾任聯合國秘書長且唯一在死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瑞典政治家達格 哈瑪紹(Dag Hammarskjold, 1905〜1961)、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美國黑人社會運動家,也是在喬治亞州創辦「共同體農場」(Koinonia Farm),並促成「國際家屋人道組織」(Habitat for Humanity)之創辦的新約學者喬丹(Clarence Leonard Jordan, 1912〜1969),以及首位進入國際舞臺的美國當代作曲家艾維斯(Charles Edward Ives, 1874〜1954)等。麥克連登指出,「品格」(character)是由「信念」(convictions)所構成,而信念正是神學的基本關懷。因此,作爲「信念團體」(convictional communities) 之一的基督教,可以通過傳記來做神學。他主張「神學至少必須是傳記」(Theology must be at least biography),而「最好的傳記就可以成爲神學」(Biography at its best will be theology)。

蔡教授不是基督徒,他也自謙對神學的理解不夠深入,然而,我必須說,他以一位「局外人」(outsider)撰寫台灣神學家黃彰輝的思想史,不但證明他是可以深入歷史現場的大師,更具體以黃彰輝的傳記「做神學」,可説已登入神學的殿堂,讓我們這些神學人既感佩又愧疚。在此僅恭賀並感謝榮芳兄為「彰輝仙」寫新傳,這是我讀過台灣人的傳記裡,最深刻也最精彩的一本,誠摯地推薦給所有的讀者!
*本文轉載自《從宗教到政治:黃彰輝牧師普世神學的實踐》(蔡榮芳,玉山社,2020年) ,蔡榮芳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